烧掉的两个半字,不言语。
叶嬷嬷低声问“小姐,是丢失的信吗?”
吴叶氏嗯了一声,蹙眉,对先前的判断有些不确定起来。难道品红没来得及把信送出去?品红怕信被搜出来,于是烧掉了?
叶嬷嬷不知吴叶氏的心思“小姐,既然信找到了,您放宽了心养身子,万不可再动怒。”
吴叶氏回神“道长有没有说何时作法?”
叶嬷嬷赶紧回道“道长原说要明日作法的,需要的东西都已备齐。小姐,您现在身子不好,不如作法之事延后几日可好?”
吴叶氏一口否决“不好,就明日作法。”她可不想再被叶蓝的鬼魂缠着不放了。
再说康溪镇那边,除了古府田庄,还有大古家村和小古家村的部分村民正在如火如荼地继续着秋收外,镇子周围其他地方的秋收都已结束。
古府田庄一个,还有大古家村和小古家村的部分村民会迟迟没有完成秋收,不是他们秋收的活计动的晚,也不是他们偷了懒,而是在秋收的中间他们用了四到七日不等的时间来种冬小麦。
大古家村的里正李初带着村中的小半数人家,跟着古府田庄种了冬小麦。村中大半数的人家都持着观望的态度,并没有放开胆子跟风。
小古家村虽然比大古家村小,但小古家村的村民是一切以里正为准的。古大树敢种,百分之**十的村民都敢种。而且,小古家村的村民比大古家村的村民会来事儿,种冬小麦他们可是要仰仗古府田庄的,因此在古府田庄忙着秋收、忙着种麦子的时候,每家每户都抽出了人手,甚本都给古府田庄帮了一两日的工。
如此一来,在指导种冬小麦的事情上,相对而言,吴管事吴榔头对小古家村的村民更为照顾一些,还借出了专门用来种麦子的两个铁犁给他们用。这让古大树和村民们高兴坏了,过后他们村拉了两车的白菜萝卜送到古府庄子上,表达他们的谢意。
如此,古府庄子上的种麦犁杖一下就出名了,不仅是条件好的农户来打听哪里有卖,就连大户人家田庄上的管事都慕名而来。
吴管事便指点这些人到古记杂货铺打听。青舒提前交待过了,这种麦的犁是他们庄子上自己弄出来的,自然要放到自家铺子里卖。铁匠铺那边也已经说好,古记杂货铺收一个订单,铁匠铺便要打出一个犁来。同时承诺,铁匠铺的工钱是按件儿结的,打出一个犁便给结一个犁的工钱,绝不拖欠。
这日,青舒正坐在书房拨拉算盘,古管家过来低声禀报了一句什么。
青舒听罢说道“很好。房间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