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替儿子高兴,一边又舍不得儿子。在如此矛盾的心态下,她忙着替儿子整理行装。
古管家拍了拍儿子比两年前结实许多的肩膀“好好干,多学东西,别辜负了小姐、少爷的一片心意。”
古元宝的身体已经抽高了不少,站在自家爹和大哥的身边,已经有他们的肩膀那么高了。再过个两三年,大概就能赶上自家爹和大哥的身高了。他别看才十三,因跟着卢先生读书,身上有了五六分文人的气度,稚气的一面已褪去大半。“爹,儿子知道,儿子会好好干。爹,您和娘不必惦记,儿子去的地方离的又不远,儿子可经常回来看望爹娘。”
古管家欣慰之余又不忘告诫几句“你年龄最小,事事多向张管事他们请教,别因是账房先生就眼高于顶地不把人放在眼里。”
古元宝答应着,而旁边的苏妈妈开始絮叨起来,就是嘱咐他照顾好自己之类的话。元宝忙说道“娘,儿子不小了,能照顾好自己,娘别担心。”
“你大哥还不知道。等下走的时候,记得进铺子里,跟你大哥打声招呼,听到没有?”苏妈妈嘱咐这么一句。
古元河的娘子阿琴进来了,手里抱着个包袱“元宝,把这个拿上,嫂子给你做的新衣裳和鞋袜。本想过几日给你拿的,哪成想你今日就成账房先生了,这就要离府去当差!嫂子着急,刚刚才忙忙叨叨地把最后几针给缝好的。也不知合不合身?看情况是来不及试了。”
元宝接过包袱“谢嫂嫂,嫂嫂快坐。”
因屋门是敞开的,青阳过来的时候把里面的对话听的清清楚楚的。他见屋中人没有发现他的到来,主动出声“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屋里人都喊着少爷,让少爷进屋坐。
青阳进屋,却拒绝坐。他把捧在手里的一套笔墨纸砚递给元宝“元宝哥哥,这是我刚出府去买的,送给哥哥,贺喜哥哥当了账房先生。”
元宝忙拒绝,并让少爷别喊他哥哥,说不合礼数。
青阳一脸的坚持“元宝哥哥,你从小照顾我,我私下里喊哥哥也习惯了,别管它合不合礼数。毛笔、砚台、墨和纸,买的都是普通的,没花几吊钱,哥哥收下吧!”
古管家从旁说道“元宝,这是少爷的一片心意,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