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二十坛,洛府、步府和古府,各十坛。”
他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洛府和步府,红果二十匣子,果酒八坛。古府,红果二十匣子,果酒四坛。剩下的,归我安排。”
“我听你的。徐副将和顾大人府上的礼,我明日再做打算,不急。”
他挑眉“顾大人?哪个顾大人?”
“礼部的,至于是什么官职,没打听过。我只知道他的名字,顾城。古管家喊他顾三老爷。”
他似乎知道此人,点了点头“你给徐副将备礼,那是应该的。给顾城备礼,为什么?”
她便把曾向徐副将和顾三老爷借过银子,因而欠下了人情债之事说了说。
他立刻说道“给顾城备礼,大可不必。”
她疑惑“什么?”
“你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顾城此人看似光明磊落,实则心胸狭隘。当年,他得你爹恩惠,却在背后嫉恨你爹拥有比他更多的人脉,曾暗中向你爹下过绊子。他的表面工夫做的好,连你爹都不知道曾被他暗算过。此事,我是在追查一桩陈年旧事时无意中发现的。你放心,我查的清清楚楚的,绝不会冤枉了他。”
她一惊,很是不解“既如此,他为何又借银子给我们?”
他的脸上明显带着几分不齿之色“你当他愿意?实际上他借的并不情愿。”
“难道有什么内情不成?”她心中感慨,原以为顾城是重情义的人,没想到这中间却是另有内情。
若不是青舒提及给顾城备礼,他还想不起顾城之事来。顾城既是该防之人,他自然要把其中的厉害说与青舒知道。“他敢慢待古管家,别说徐副将饶不了他,就是古大将军也饶不了他。古大将军常驻边疆,每次回来都会打听你们的境况。古管家在找徐副将借银子前,先是去了兵部的一位大人那里。别说借到银子,古管家连对方的府门都没能迈进去,便被人轰走了。”说到此处,他脸上的表情一暗。
她听罢,蹙眉。居然还有这种事!古管家从没对她提起过。
他继续讲道“之后,古管家才找上了徐副将。徐副将当时手头并不宽裕,但他一口答应了。回过头,他便找到古大将军借了三千两银子。借来的三千两,再加上他自己手头有的一千五百两,共四千五百两,全部借给了你们。轰人的也罢,徐副将也罢,从未想过将事情张扬出去。可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当时人在京中的古大将军,得知了事情的前后,夸赞徐副将之余,下朝时当着百官的面把避不见面的那位大人打的鼻青脸肿的,并大骂此人是忘恩负义之辈。”
她震惊无比“原来还有这种事,我竟是一点都不知道。”原来,古大将军一直在用自己的办法在照拂他们姐弟,她却什么也不知道。
“别说是你,依我看,此事连古管家都不知情。”他的猜测无误。古云虎死后,古叶氏概不见客,不与任何人往来,古府之中基本什么消息都传不进来。再说古管家,他又不是朝中之人,若是没人特意告诉他古大将军所为,他哪里能知道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