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四十八章教育部(2/2)

卫觉得也好的,大明首辅来担任新组建门的,可以显示朝廷的重视,让底下的官员办事能用心,于是,钟,同意:“臣附议。”

仁一边听一边想:皇上准备组建的新衙门是历朝历代未有之事,而且只要执行下去了,照中兴伯的描述,以后的朝局,大明以后的发展都将会是天翻地覆的,可以和隋唐新科举之事有的一比,甚至意义更是重大。这第一任教育尚书,只要好了,必定名垂青史。

文华殿内的几个人都有所获,当然,收获最大的就是老板,崇祯皇帝了。他抬看看殿外,发现已是将近午时,议起事情来,时间过得真快。

卫也不客气,一下都没推辞,直接谢了。běi 城的商铺,那可是比普通住房还贵的资产,怎能不要。

崇祯皇帝想想,温仁说的有理,看向钟卫,问:“钟师傅,觉得怎么样?”不知不觉之间,崇祯皇帝在用人方面已经依赖钟卫了。

“是,陛下。”温仁领命,心中暗自兴,过来报个事情,就把一个可能名垂千古的机会捞到手里了。

崇祯皇帝见这事也有个着落,心里兴,站起来对温仁说:“准许原工尚书告病还乡,由内阁提名礼左侍郎接任工尚书一职。这事,你去cāo办吧。”

崇祯皇帝听了:“朕知徐卿的功劳,一直以来都在实事,确实比一般官员更适合,但朕还想着让徐卿任教育尚书。毕竟这块内容在以前是礼,由礼左侍郎来接任更理所应当。不过听钟师傅说的也有理,但要是徐卿接任了工尚书,那谁来担任教育尚书一职呢?”

崇祯皇帝见钟卫一如既往地没有一权力之心,心里很是兴,就又说:“朕知你府内人丁新增,各项用度拮据,就给你一间铺,每日多银钱补贴府内开销吧。”

崇祯皇帝见钟卫没意见,就对温仁说:“温阁老,教育组建之后,还望你能用心办好这件差事,朕期望甚。”

仁心中一喜:“是,陛下。”

崇祯皇帝知这些事情的办理,是离不开他的。而且,对他也是信任有加,就让钟卫给大明首辅讲了事情的经过。

接着崇祯皇帝转向徐光启:“甘薯一事,由徐卿拟个奏章,列明诸项事宜,传旨东南各省,提供各类甘薯,今年开展全国范围试,务必言明第一年试不得占用原有田地。”

仁在一边听的云里雾里,什么甘薯,什么教育尚书,见崇祯皇帝说完了话,就忍不住问了。

卫对什么官,整天埋在文书堆里,和各同僚打很不冒。现在升升等级,然后有什么想法了向皇上建议建议;以后没事了去全国各地玩玩,那多呢。所以对崇祯皇帝的安排没有一意见。

“是,陛下。”徐光启领命,心中也是兴,不但当初写《甘薯疏》的目的今日如愿,而且还连升两级,成为正二品的工尚书。更重要的是,自己推广数学的心愿被如此重视,将在全国推行。

升官,不惜分泥功劳。但没想现在亲耳听到了钟卫举荐自己,不由一阵动。

崇祯皇帝说完后又转向钟:“钟师傅,件件桩桩,都有你参与的功劳,朕现在先不赏,等你泥烧制来后,封侯酬之,可好?”

仁想到这里,就向崇祯皇帝奏:“陛下,臣为礼尚书,教育万民之事,原本就为臣的份内之事。今陛下如此重视教化,臣附议之,愿为陛下分忧。再则,臣为大明首辅,兼任教育尚书,可现陛下重视之程度,令天下百官不敢不为之用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