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八十章三法独立(2/2)



锦衣卫有的是手段,让人看不刑讯供的痕迹,不下数十。皇上说把人犯给大理寺审讯,怕也是那些文臣怂恿的,那我就让你们看看锦衣卫的厉害。

骆养都已有标记注释了,这些其实就是行贿的手段。要向御史袁弘勋行贿,就去他家开的玉石店中,买这些不值钱的东西。易完成后,袁弘勋就会给买主办事。

崇祯皇帝一听,就先让他把证据呈上去看了。

崇祯皇帝听温仁这么一说,脑中上回想起当初自己还犹豫是不是不再禁足厂卫的时候,钟卫说过的话。

骆养对锦衣卫的手段还是有自信的,一天时间要不能撬开人犯的,那么基本就是无能的表现了。

骆养听得一怔,没想崇祯皇帝会所这话,他上说:“陛下,臣还有证据未曾取得,如果人犯直接移给大理寺,怕是他们会以下人或者家属罪。不如抓到人犯后,由锦衣卫先拘押个十二时辰,取得足够证据后再移给大理寺。”

他说完之后就劝崇祯皇帝:“陛下,下正是抗虏的关键时期。前些天已有两个御史被置了。现在又是两个,最要的是,这两个御史的罪名只是锦衣卫的一面之词,如果由锦衣卫来审结,群臣怕是不服。”

“臣以为,锦衣卫抓获之人,也该由大理寺、刑一起审理为好。”因为被抓的嫌疑人都是御史,因此温仁并没有说都察院,为的是避嫌,否则就是一般所说的三法司审案。

当时正是听到钟卫的这个建议,自己才答应把厂卫放来的。

只是因为时间太短,还来不及一一查明所办何事,有多少好

但就在崇祯皇帝话要说的时候,又想起温仁和钟卫说过的话,要是把权力全集中到锦衣卫手中,会造成许多冤假错案,不是说这一起,为的是防止以后现冤假错案。自己也已经答应过他们,不会这么的。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接到皇上召见的旨意,心知是什么回事。

于是,崇祯皇帝山改让骆养把人犯和收集到的证据移给大理寺,由三法司一同审理。

崇祯皇帝上次刚为一万两银票的事发过火,也因此授权给了锦衣卫。

但他又被崇祯皇帝叫住了,他叮嘱骆养:“不得动用刑讯供,否则大理寺那边看到了会以此为由,向朕弹劾你的。”

见到崇祯皇帝后,也不等崇祯皇帝询问,他首先禀告说手有一分证据,证明被抓两人都有贪污行贿受贿的嫌疑。

崇祯皇帝也不想放过这两个贪官,想了一下:“如此也好,以后被抓人犯可以由锦衣卫拘押十二时辰,如有足够证据,则移大理寺,由大理寺来审理定罪。”

崇祯皇帝看得越来越生气,这数额还不少,特别是那账本记载的东西。某某玉石,价才几分银,但卖走的价钱却是几百上千两,个别还有上万两的。

现在搁了一天,火气没有刚听到的时候那么大。此时见自己信任的温仁也有劝谏之意,就问他:“以首辅之间,该当如何置?”

仁见崇祯皇帝如此信任自己,一说就同意,不由很是激皇上的纳谏。恭敬地行了一个礼,退了去。

崇祯皇帝看到最后,想改主意,就让锦衣卫审算了。这些蛀虫,不用再查都应该知,其实就是受贿。

骆养听了先是微微一愣,然后不在乎的答应下来。

他吩咐手下尽快让那两个御史认罪,然后自己带着已有的证据赶往文华殿。

更重要的是,崇祯皇帝和以往的皇帝不一样,他是临时当上皇帝的。在他当皇帝之前的信王时期,就会过厂卫的白恐怖。因此,虽然现在坐的位置变了,但他还有一定的认识。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就依首辅之意,朕传锦衣卫指挥使过来代一下。”

骆养一听皇上答应了自己的要求,心中暗喜。连忙告辞准备回去连夜审讯。

当时钟卫也建议,锦衣卫行侦缉抓捕之职,有确凿证据后,疑犯由大理寺审理,东厂旁听来防止可能存在的诬陷、冤枉、或者无理翻案的情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