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一十八章昌黎战的意义(2/2)

“好,就让大明的军民都认识建虏的真面目,钟师傅,这事该怎么?”崇祯皇帝的情绪被带动起来,就问钟

仁想起目前朝廷的状况,微微苦笑,回答:“是,陛下。”

昌黎之战的胜利是多个方面影响的结果,有一定的侥幸因素,但胜利了就是胜利,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无容置疑!

第二是可以借此机会,活跃下气氛,顺便给自己多一时间考虑。

这份奏章是温仁刚整理来的,因为涉及到的人太多,有的位居位,甚至是内之人,为避免供状上的内容扩散,崇祯皇帝就让温仁一个人把各汇集过来的供状重新整理成了这份奏章。

卫来之前,崇祯皇帝和温仁两人还在就这份奏章上的内容行商议,只是一直不知怎么理这些人为好。

卫从温仁手里接过来一看,长长的一份名单,写有人名,官职,**的简要内容和金额。

然后崇祯皇帝又转向钟:“朕知钟师傅非常关心舆论引导之事,而且此事事关对虏士气,就麻烦钟师傅去cāo心此事。”

说完之后,看钟卫不再说话,就知这事已告一段落。

卫看看温仁,然后回答崇祯皇帝:“陛下,臣昨晚回到勤王军大营后,孙大人有和我说过一些,但不是很详细。”

他细细地看起了这份名单,不看不知,一看吓一,有些他熟悉的人也有包括在内。

然后钟卫想起还应该提醒下崇祯皇帝,就说:“陛下,建虏的军事实力还是很的,士卒可以藐视建虏,但级将领和朝中大臣还是应该要有清醒的认识才行。”

他看看天,就对钟卫和温:“时辰已过午时,两位卿就陪朕一起用膳,之后还有事要议。”

“好的,没问题。”钟卫想起上次去教坊司时的事,不知他们之前的宣传任务搞得怎么样了,正好过去看看。

卫一听,想着终于说到正题了。这个事情不是很好理,原本想昨晚好好想想,结果一下就睡得跟死猪似的。

崇祯皇帝的心中一直也认为建虏是非常可怕的敌人,都是以一敌十的存在,因为建虏经常打得几倍的明军狼狈而逃或直接全军覆没。现在听钟卫这么一说,就觉得建虏也不过如此。

等到收拾午膳的内侍退去后,崇祯皇帝就把话题转到了当前的朝局上,对钟卫说:“钟师傅,朕匆忙派人传你回来,所为何事,你知了么?”

和之前一样,崇祯皇帝让人直接在文华殿内摆膳。因为牵挂着朝局,所以都匆匆用完了膳。

他俩一听,知是什么事情,就一起对崇祯皇帝:“谢陛下赐宴。”

“好,温卿,论功行赏之事就由内阁和兵议定。”崇祯皇帝吩咐温

这两天各衙门都痪了,不了什么事情。大明第一、第二人急得没法,想起钟卫来自后世,说不定有方法,就急忙传了回来。

崇祯皇帝一听,对温仁说:“温卿,你先把汇总起来的那份**奏章给钟师傅看看。”

此时,经过钟卫这么了一杆事,崇祯皇帝的心情不是那么沉重,就觉到了肚饿。

“第一,有功人士都要重赏;第二,专门派人去采访昌黎之战的英雄事迹,编成戏曲、评书之类通俗的形式在军民中广泛宣传。”钟卫毫不迟疑地,这些案例在后世随便就有,随手沾来用就是了。

他之所以先说昌黎的事,第一个是怕反腐的事情讨论下去太沉重,不好解决,就先说昌黎的事。

崇祯皇帝听了稍微一愣才同意:“好,朕知了。”

之胜,让所有人都知,建虏连一群乡兵把守的小城都打不下来,建虏还有什么可怕的?”钟卫提声音说,语气定有力又烘托了他的结论。

但现在的脑还不是很清晰,只能一步一步分析了,这也正是钟卫在后世所擅长的事情之一,业务需求经常需要梳理,理着理着就会清晰起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