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六章等待辞官的北河河总四(2/2)

齐粟娘睛越睁越大,泪越聚越多,到得最后,终是哭了来:“哥哥——”

陈演一愣,轻轻叹了气,齐粟娘见他不乐,连忙舀了一勺粥送到他嘴边, 陈演不由失笑,便也转颜和她一块儿喝粥说笑,这般齐乐过了新年,后宅里尽是声笑语。

周襄天听得他如此说,知晓他心中自有一番盘算,满腹的担忧便悄去不少,见得陈演赏梅,便也走到书桌边细玩红梅,笑:“夫人必是喜至极,方才特意差人送了这梅枝来。”

“皇上废了太!?”齐粟娘猛然从新烧的炕上了起来,吓得枝儿连忙将她抱住“,你有了!小心些!”

陈演看完手上的废太邸报,甩手掷于书案上,笑着对枝儿:“送来的?”

七夕知齐粟娘的心意,一气儿把她想听的,喜听的说了个顺溜,知晓齐粟娘听不太明白这些文辞,一句一句地解说着。

齐粟娘哭泣着“我就等着这一天,一直等着这一天…”突然间想起一事,猛然抬看向七夕“现在的太是谁?是…是八爷?”

陈演的手蓦地收了回来,红梅枝儿弹一动,许是要保住那一意,便微微颤动着,张牙舞爪了起来“明漕河开冻,五月江苏漕船送粮上来回程时,凡是七百石以上的大船,一船不落,全扣下来。”

周襄天见得他匆匆而去的背影,凝视思索,猛地醒过神来,想明白他这般行止的原由,顿时变了脸,连连叹气。

而北京城里,却是暴风聚雪。

周襄天看着陈演,苦笑一声,又是“确是如此。”

七夕连忙摇:“回的话,皇上没有再立太,听得京城里传来的言,说是皇上以后都不立太,一直要等到皇上驾崩的时候,才有密旨。”

陈演伸手抚过红梅的,只觉冰凉莹,他摇了摇:“八阿哥羽翼已成,早已招了皇上的忌。这两年皇上要压制太,还容得住他。现下太已废,皇上腾手来,他的日不会好过——我自不会去多此一举。”叹了气“十三爷虽是受了冷落,不掺合这些事儿也好。”

周襄天“已是在将养着,也是小心了许多。”

“经了霜冻,越发清艳了。”周襄天心不在焉,不过扫了一,捋须笑。他想着陈演暗中手这些爷们的事儿,有些忧虑,劝:“大人,太虽是已废,但四爷和十三爷此次亦受牵连。八爷日后的势怕是难以相抗,大人切莫莽撞从事。”

陈演面上泛起微笑,打发了枝儿回去,趁着闲心赏玩红梅。

陈演满脸是笑“已是四五个月的,别惊着就好了。”他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了书桌后,看向周襄天“先生可去看了崔千总的伤势?”

枝儿知这事儿没法劝,只得轻轻哄着“婢知心里一直有这事,大爷还一直没有送回老家下葬。现下的心愿了了,大爷也该下葬了。”

齐粟娘大喜过望“皇上当真是圣明之至!”

陈演默默沉思,不经意伸手指压在红梅枝儿上,那梅枝经了外的寒冻,似是觉他手中的意,便弯下了腰。陈演抬:“如此说来,伤势明必会康复?”

陈演见得今日的红梅格外婀娜,笑着对周襄天 :“先生,看这红梅如何?”

枝儿笑嘻嘻:"回爷的话,还请爷和周先生忙完公事后,早些回后,理儿正准备着席面呢。”

陈演笑着未说话,枝儿在一旁:“妈,这粥原是分三等,说的老家熬的已算是二等粥了,舍给贫苦百姓的三等粥,自然更薄些。婢听周先生说,漕上不少年老、无依、伤残的手,虽是有着漕帮养老,不至于冻饿而死,但也尽着那些薄粥过节呢。”

后宅里因着齐粟娘有了,整个冬天都是喜气洋洋。到了腊八节,陈演特意让七夕和枝儿到天津卫大洪寺里接了供佛的福德腊八粥,给齐粟娘添福。

七夕亦是惊得不轻,直待得枝儿连哄带骗把齐粟娘在炕边坐了下来,方松了气,陪笑继续:“回的话,太被囚在了咸安。皇上已是祭告祖庙,宣布废太了。皇上的圣旨里说…诸事皆因胤礽,胤礽不仁不孝,徒以言语发财嘱此辈贪得谄媚之人,潜通消息,尤无耻之甚…”

衙门里,开了满园的红梅。枝儿听了齐粟娘的吩咐,剪了几枝开得极好的梅枝,了瓶,送到了前衙书房中。

齐粟娘看着松、榛穰、蕈、菱角米、琐琐熬成的八宝粥,连连摇,笑看着陈演“当初在邮,不过是生、红枣、栗、江米,四村亲友们便觉着上好了,今儿看着这个,过于细了,到底是供佛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