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他还是感到的艰涩,读的不大懂。等到三人开始讨论,他就越发的感受到自己跟不上顾昭和聂政转化思路的速度,讨论的时候,几乎都是顾昭和聂政在讨论,他都插不上话,这让这个本来就有点小自命不凡的家伙十分的沮丧,哈,哥成了一无所用的废材了。
这也太打击了人…
幸好他身边这俩人,一个根本就不懂看啥程度,啥理论,一向以实用为主,奉献人先收下然后再慢慢融化的温和组队政策,另外一个名士出身,年纪和辈分又高,看谁都是小孩子家家,不懂就问呗,他就喜欢勤学好问的好孩子。好嘛,后来姚歌也品出味儿来了,等到顾昭和聂政讨论了差不多了,他就主动x入了队伍之中,开始虚心求教那从前到后他没有理解的地方,从第一条问到了面第五百二十八条,到最后就连最好为人师的顾昭都挺尸了,更别提早就借着饿肚子逃跑的聂政了。
以至于到后来每次遇到姚歌说“我有个问题…”顾昭老爷子很快就跟上一句“你说,一共几个问题,多了我暂时不做解答,我们可以另外安排时间再细聊。”然后就一拖无期…
当然此点,就只针对姚歌,姚****,后来聂政手下的谋士多了,大家也常那这点笑话姚歌。
…
三人最后敲定底稿,又让人抄录了几份定稿的留用,还在顾昭那儿的饭桌上吃了一顿好的,聂政才心满意足的带着姚歌回府了,对于他这典型的又吃又拿还不给工钱的行为,淑之是极为鄙视的。每次聂政干完这样的事儿,淑之听说了总是把顾云叫来,叫他弄上一张常常的单子,然后按着单子往自家娘家送去,美其名曰聂政白吃白拿的回礼,聂政对于小妻子这种明目张胆的倒贴娘家的行为,每回头是嘿嘿一乐,有时候还叫来顾云告诉他什么什么东西,记得下去媳妇儿往娘家送东西的时候添到单子里。
顾云刚开始的听了这话,还劝上了俩句,毕竟一个自家小姐任性就得了,姑爷您就消停的吧,可是被交代的次数多了,顾云发现这俩人根本就是我行我素,一点听不进别人劝,好吧,随你们爱怎么折腾就折腾去吧,最后顾云就连嘴皮子都省了。
而家中许氏老夫人一向不管小事儿,她就关心三样,第一,她家小孙子活得结实不;第二,她媳妇儿啥时候怀二胎?第三,聂政太爹还有信儿没?生不见人,死没见骨头的,这让她老婆子一个老肝肠总是吊着,闹心啊。
一会儿说召集齐了各路英豪,准备大家一起讨论联合经商,并联合招兵的事儿啦…接着,某些人又动摇了,说啥时机还不成熟,还需要等等啊…结果在这种无聊浪费时间的等待,熬日子中,聂家的小调皮蛋聂琰居然满周岁。抓周是个大事儿啊
人疯喜事儿的聂政,在许氏老娘亲的揪耳朵的提点下,给机遇整个陇右还剩下的“人物们”都发了请帖,当然他主要的交际面还是绿林道上的哥们一众,至于其他的世族爷们和富绅男士们也就算是附送一份。
聂琰小鬼在还有三日还算是正式周岁的时候,聂政的那群有恩,有仇的哥们们就纷纷驾临了,一时间整个铜湾城附近百里之内,地方治安变成了前所未有的坏,打架斗殴,但p群p的特别多,这让不收人不无可忍又有点了解根底,或是对聂政特别信赖的老百姓们,天天跑聂政门口告状去,有一次正好吧打算上街给小孙子买抓周用精品定制巴掌小算盘,小毛笔,砚台,小金龙等物的许妈给堵了。被拉着不让走耽搁了半天的许妈回头就揪着儿子连夜展开了百里之内的肃清大扫荡,反黑大行动,这直接导致很多慕名而来,一时犯戒的哥们们被聂政手下的大兵们给下坑,下药,下套钓鱼一样给吊进了聂政在铜湾城外的军营,然后据说几个月之后,聂政都没有招,就免费了得一批伸手极为矫健的精卒,很多人后来还进入了聂政分立的分鹰营,专门做探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