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路遇典妾僧(2/3)

李玉娘瞧闹瞧得,只觉这也好玩那也好看,虽然手里仍没忘了牵着顾昱,却一时也顾不上去他。

角一瞥,看到顾昱已经涨红了脸狠狠地盯着她。李玉娘敛住笑容,装作一本正经的样拉着顾昱穿过前面不太挤的人群。想想,忍不住还是笑:“昱哥儿,你可要跟了,莫又让哪个不认识的女人占了便宜去。”牵在手心里的小手一,她却只是闷低笑。

看着李玉娘晶亮的眸,那僧人:“我们寺中也不过是本着慈悲之心,想渡大众于苦海尘埃之中享一分快活,是以每月都会施粥派米,积一分功德罢了。”

被那僧人盯着,李玉娘也不脸红,反倒冲着他大大方方地一笑“有劳师傅了。”

搅粥。周围又围着许多信徒,手捧瓷碗,只等分到一碗腊八粥。

见那和尚低往顾昱看来,李玉娘生怕被顾昱搅黄了事,便俯下在他耳边低嗔:“别闹,一斗米耶!还不是一升,值不少钱呢!就算咱们留着吃也够吃几天了…”也不顾昱愿不愿意,她直起腰来就冲着那和尚笑:“我这甥儿也说多谢大师呢!”

李玉娘就是脸再厚,也忍不住脸上一,幸好那僧人也未再问下去,只是漫声:“寺中尚有派粮,若女施主方便的话可以去寺中领上一斗。”

听得有米派,李玉娘暗在心里盘算,哪还理会这和尚说的是什么。看着她那个表情,顾昱伸手扯了她的衣角一下,悄声:“玉姨,可儿还在等着我们呢!你快领了粥我们好回了。”

那么多人,想来也没那么好抢到,不过这抢来的东西更味。很久没有这么放肆,李玉娘在手上哈着气,鼓足了劲,下车去。两个小的也想跟着下车却被李玉娘哄住“你们不看着车哪能行啊!”虽然没明说,可儿却还是明白看着行李的重要,也不再闹,老老实实地坐回座位。偏顾昱是个不听话的,急急地下车就往前跑。如果不是李玉娘快抓住他都不知这小又跑到哪去了。无奈之下,李玉娘也只好带着个小尾人群。

李玉娘好不容易拉着顾昱挤去,还没等匀了气,一看顾昱,脸上通红,额上全是汗,还不知是被谁了一把,颊上还留着几个指印。不好意思直接笑来,李玉娘低下,却正巧看到地上不知是谁被挤掉的一只绣鞋,浅粉的鞋弯弯一弓,虽不是三寸金莲却也恰似一朵绽放。可偏偏这鞋现的实在不是地方,李玉娘忍了又忍,还是暴笑声。心里想着这小娘发现自己丢了鞋还不知要臊成什么样呢!

慨完,她咂着嘴,一扭看到正用奇怪神看她的两小,才恍惚记起自己好象说了些不该说的话。便打了个哈哈,笑着弯腰在座位下翻带着的小锅。因为担心路上饮不变,她特意买了个小砂锅,又带了调料什么的,虽然路上没用过几次,可却也方便不少。

原来宋朝的庙会这么有趣,不光是卖东西的叫卖声闹成一片,还有些意外的闹剧让人笑弯了腰。

走近了,才知等候派粥的竟多半是些女人,尤其是以中老年妇女为多,远没有李玉娘刚才所想的那么拥挤。赶在其中一个施粥的僧人面前没人时挤了过去,李玉娘把手里的砂锅往前一递,那施粥的黄衣僧人立刻受惊地抬起来。想来之前都是拿碗过来领粥的,少见这样直接拿锅上来的。

眨了下,李玉娘惊喜加:“寺中除了施粥还派粮吗?”是大宋朝人心太好?怎么她竟未听说过竟有这么大方的寺庙!

那僧人看着李玉娘,竟也是抿了抿中似有笑意,一张嘴说的竟是官话“女施主不是本地人啊!初来乍到?莫非是还没安顿好,家中缺了粮,怎么竟拿了这么大的碗?”

大概是因为今天腊八,庙里派粥的缘故,今天的庙会上人特别多。不只是等着派粥的信徒,还有跑来闲逛的大姑娘小媳妇,瞄的无赖行,叫卖的小商小贩,代写家书的,算命解卦的也排了一好长的一列…虽然没有杭州的商铺那么气派,可却是异样的闹,带着一扑鼻的乡土气。

也不知后面是哪家的小媳妇一声尖叫,随即响起一记响亮的耳光。然后是一个男人大声的喝斥声,再来就是被打的委屈辩解,却被对方狠狠痛扁。在李玉娘前面的人纷纷转,往后面挤去,中呼喝着,也不知是想打架还是起哄,场面之混和现代看闹的场面有得一拼。

“你们等着我。看我今天给你们抢一锅腊八粥来。”

李玉娘看得奇怪,有心问却又怕人笑。在现代,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可为什么这么多人等在庙前吃粥,她就真的是不懂了。看着顾昱作老夫状给可儿讲这典故,她也竖起了耳朵细听。听罢,不禁慨:“原来,这吃腊八粥还是个舶来品啊!”可不是,她从来不知原来在佛教传中国之前,这冬祭虽是在腊月可却从未明确定于初八日。直到佛教传中国,因为腊月初八是佛悟成佛之日,才把这腊八和“佛成日”为一,演变成了后来的腊八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