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请师傅再到招生,需要花费的心血太多。
因为教的都是些技术活,所以做为学堂的地方就不仅仅只有房间就可以了。除了能作教室的房间外还需要亲手操作的空间。所以看的几个大院房价自然也就很高。还好最后终于在城边买到了一座老房子。虽然听人说这房子不大干净,可贪图房子大,院子宽,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虽然比别的房子便宜些,可到底还是要钱的。再加上院子要收拾,房屋要修茸,用钱的地方就更多。不仅是最近店里赚到的钱都投了进去,白薇投入了近五百两银子,就连李玉娘的那两百两也分文不剩。除了肉疼,还要迎接陆大娘的怒火。虽然每天都能听到她嚷嚷“快点把分红给她,她不干了”的话,可每次看到需要帮手的地方却还是照样伸手。
等到去除了院里所有杂草把这座废弃的园子整理成一座大操场之后,倒真有了点学校的模样。除了简易搭建的工棚做操作区外,尚有大片的空地。看得陆大娘颇有些心动“要是我们小五子有这么大的地儿,练功夫时就更方便了。”
听了陆大娘的话,李玉娘想了下便邀请陆大娘搬到这座院子里住,反正这座院子这么大,除了留做教室的几间大屋外,后面的院子还有耳房可以住。本来以为陆大娘会高兴,却不想竟是摇了摇头笑着拒绝:“你听我说呢!我们那小院虽然小,可是住久了有感情的。我要是搬走了那死老头子回来找不着我岂不是要哭了。”
没想到一向彪悍的陆大娘竟有这样细致的情感,李玉娘也不勉强。回头却是和陈伯商量着让他搬过来,却没想到竟也是遭了拒绝。虽然陈伯始终没有说什么理由,可看起来却很是坚决。到最后,李玉娘只能让宋平搬进培训中心来住。这才算是安了心。
因为培训中心还在摸索中,李玉娘也不敢一下子开设太多的课程。只开设了初级会计——用大宋术语来说是管帐;建筑——其中又包括土木工程及细木工;厨艺以及刺绣四门课程。饶是这样,请师傅仍是艰难无比。这时候的技工,很有些大侠的风范,独门秘技绝不外传。直到最后李玉娘提高了三倍酬金才终于请到了几个师傅。又求了宋嫂兼职做师傅,这才算是勉强把培训中心撑了起来。
虽然算是可以开学了,可这生源却也是一大问题。照宋人的做法,一般想要学艺的多是送到某间铺子去做学徒,虽然没有工资,可却是管饭的,只要一年孝敬师傅些银钱,也就是了。至于教的师傅是不是对这些学徒藏私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虽然多方宣传,收取的学费又不高,可第一期学生到底还是算不得多。除了几个成年的外,倒大多是些少年还有些八、九岁的女孩。其中那些女孩还有些根本不是为了日后找活计,而是为着日后嫁人时有能拿得出手的手艺。
虽然请到的绣娘技艺不俗,可真正教起这群小女孩时却是抱怨颇多。到最后还是白薇出马,在教室里板着脸坐镇才能让这些女孩老实下来学习。
虽然一群女孩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地惹人心烦,可比起那些少年,还是好管理的。
学管帐的少年还好些,说话做事有些文气。学另两门课程的就粗鲁多了,从师傅到学生是一模一样。原本那几位师傅之前带学徒时的规矩就是天老大地老2师傅是老三,别说句句听师傅的,就是洗衣盛饭奉茶外带夜里送夜壶,都是要做的。可到了培训中心,这些老作派就都没了。那些学生也不再把他们当天那样敬着,哪怕是平常也算尊重,可到底是和之前做师傅不一样的感觉。结果没两天,就闹出了师傅暴打学生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