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祖先荣耀的牌子死死不放,一边感叹着世事无常,一边期望着能像祖先一样光宗耀祖。”
李世民听着李泰前面的话,不停的点头琢磨着什么。带了最后,听到李泰略带调侃的评价,李世民哈哈的大笑了起来。一边用手指虚点着李泰,一边笑骂道:“我怎么没发现你现在学会尖酸刻薄了。这才离宫几个月啊,竟然…。”
李世民没有给李泰下具体评价,好像突然想起以前的什么事一样,转身面对一旁微笑不语的长孙皇后,笑道:“观音婢,你发现了没有,青雀的这个评价虽然说有些刻薄,但却是评价的很到位。”
长孙皇后嫣然一笑,柔声道:“陛下,您又想起那件事了?”
看着李世民点头微笑,李泰心中的好奇心大起,凑近长孙皇后身边,低声问道:“母后,和我说说,以前您们碰到什么样的事,让父皇对我的胡说八道竟然流出一副心有同感的表情。”
“小孩子打听那么多做怎么?”李世民瞪了李泰一眼,沉声说道:“别打听了,改天有时间让你母后和你细说,今天先捡着紧要的事情办了。”
李世民话音一转,将话题拉到了正事上:“青雀,既然你答应了周县令,那你回去后就和他说,正四品的品级没有问题,不过这个刺史的职位我还需要考虑一下。改天你带他来让我见见,我再作出决断。”
在李泰点头称是之后,李世民考虑了片刻又说道:“你再告诉他,无论如何我皇家不会亏待了他,即便他能力不足以担当刺史,那么一个州的长史位置是肯定有的,让他好好在位置上多看,多学,既然答应了他,只要他肯上进,那么早晚有他一个刺史的位置。”
“那我就替周县令谢谢父皇了。”
既然李泰对周维民许愿了,在这个家天下的时代,李世民为李泰扫尾是无可厚非的。不过在处理安置周县令的事情上,李世民考虑的比李泰周全的多了,将周维民的安排也想的很仔细。
虽然李世民没有肯定的回答,但李泰也明白李世民安排的用意,给周维民正四品的品阶是维护李泰的承诺,但周维民是否能够有能力担当刺史,就要再次考察了。这个考察不是由李泰说了算的,而是李世民亲自作为主考官。
其结果也就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周维民合乎李世民的心思,那么他一个刺史的职位就会是板上钉钉的。若是周维民陛见的时候有差错,李世民也会给他一个机会,去一州之地做仅次于刺史职位的长史。锻炼熟悉一番一州的政务之后,还会有机会坐上刺史。
当然只是一个机会,相信李世民用不了多久就会忘记这个周维民,一个五品知县,若是没有李泰在其中的作用,根本入不了李世民的眼中。
万一周维民在李世民面前失态,他需要在这个长史的位置上坐多长时间就要看李泰的努力了。也许是三年五载就会转为刺史,也许一辈子都需要在长史的位置上蹉跎。
李世民的这一番用心,真称得上是用心良苦,一方面成全了李泰的承诺,令一方面有不会选拔出无能之人占据刺史的位置。相比较李泰大嘴一张就许诺出一个州出去,李世民这才是真正的办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