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语带嘲讽的说道:“看不出来这个郭县令还真是为民做主的好官啊。不过既然强项。那么为什么这粮店涨价的事情他不管呢?
事情展到这样。却是杨鹏始料未及的李泰讽刺的语气他听出来了考虑了一下还是没有改口而是横下了一条心。一边琢磨着怎么和李泰说他要离开。一边想着该和郭县令通报一声。一心只琢磨自己心中的事情却忘记了回答李泰的问话。
“我问你呢。怎么不说呢?莫非你们郭县令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莫非这些粮店都是你们郭县令在幕后开的1他正好乘机大赚一笔不义之财?”
李泰连续的问话让杨鹏有些愣片刻之后面对李泰字字诛心之言他反倒放松了下来恢复了在为李泰带路时候的侃侃而谈的样
杨鹏直起身子。对着李泰拱手行礼:“殿下你这就是冤枉我家县令的。别的小人不敢说但对郭县令小人还走了解的。这满城的粮店没有一家是郭县令开的殿下这不义之财的评价我们郭县令还承受不起。不过这粮价到是和我家县令有些关系。殿下不知道的是水患网刚过去的时候。那些粮店已经把粮价提高了三倍而不是五成。当时是我家县令下令让众多的粮店恢复粮价的。这点殿下若是不信可以去城里打听一下满洛阳的百姓没有不知道这件事的
李泰微微一笑:“那这么说来你家县令不仅无过而且有功了?但我就不明白了。既然你家县令已经下令平复粮价。为什么你刚刚还说这洛阻城里的粮价上涨了五成默 这你又作何解释?。
面对李泰的质问已经豁出去了的杨鹏毫不相让:“殿下您是不了解这洛阳城的事情。我们郭县令虽然说是洛阳县的县令但殿下别忘记了这洛阳城内还有个州府衙门还有个郑刺史压在我们县令之
“是郭县令严令各个粮店不许涨价这些粮商们不服闹到了郑刺史面前。当时正好小的在场对这外事情是轻轻楚楚。那时郑刺史驳了我们县令的手令。说粮价多少是商人自己的事情官衙不方便作出规定。最后是我们郭县令据理力争一番辩驳之下。才让郑刺史改了主意。考虑到粮商在水患中也是损失颇深郑刺史最后决定允许粮商在粮价上加价五成。上有郑刺史的压迫下有各位粮商的威胁郭县令最后也是百般无奈才同意了郑刺史的建议所以这洛阳县城内的粮价现在都涨了五成。”
杨鹏对洛阳县令的描述让李泰心中多这个郭县令的形象渐渐的清晰起来了。不为豪伸逼迫敢于对上官据理力争能让属下为他仗义之言而具为百姓福利敢于坚持原则。
按照杨鹏的形容。这个郭县令绝对是官员的楷模了。越想李泰越对这个郭县令产生了兴趣。前世今生两辈子加一起李泰只是听说过这样的官员却没亲眼见过李泰的好奇心彻底的被这个郭县令勾起来
李泰虽然心中好奇但还是没有在现在提出去见见这个郭县令继续试探着眼前的杨鹏:“杨鹏你这么说来本王想要买粮就只能是高价求购看那些粮商的眼色了?”
“这个杨鹏的言语迟疑了一下沉默了半天才缓缓的说道:“殿下或许您和郑刺史说说他应该会有办法的。”
郑刺史?又是这个闻名却未见面的郑刺史。李泰心中开始考虑郑刺史在这场天灾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杨鹏在谈及粮商和粮价上三番两次的提及郑刺史这让李泰不由自主的对郑刺史产生了看法看来这个郑刺史和洛阳城里的粮商有着很深的关系。
“郑刺史能有什么办法?”为了确定心中的想法李泰再次的向杨鹏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