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若有所指的摇头,忽然间心头灵光一现,脸色大变,语声急切的问道:“殿下说的莫非是…。”
没让杜正伦把话说完,李泰抢过话头:“我什么也没说。是杜侍郎你自己瞎猜的。”
看着李泰一副傻愣愣,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杜正伦缓缓的叹了一口气:“殿下,有那么严重吗?我这不也是为为了灾民吗?”
杜正伦一惊之下,连自称都变了,由常说的“老夫”改口为“我”了。由此李泰知道杜正伦想明白了,更是不肯多说了,笑道:“小王不知道,小王什么都不知道。一切都是杜侍郎自己在拿主意。”
杜正伦神色一正,低声对李泰说道:“无论如何,老夫还是谢谢殿下的提醒。老夫记在心中了。“
李泰不以为意的摆摆手,笑道:“几句闲话,或者还是小王多虑了呢,杜侍郎不要放在心中。”
李泰可以轻描淡写的不当一回事,杜侍郎对这份人情必然要记挂在心里,考虑了半响之后,杜正伦叹息一声,有些灰心的说道:“罢了,罢了。这件事情就此作罢,老夫也犯不着办糊涂事。”
“那灾民粮食问题杜侍郎又怎么解决呢?”
杜正伦无奈的说道:“还能怎么办?只能等待朝廷调集粮食了。粮食不够,什么都不敢去做。”
不知道杜正伦是真的心灰意冷,还是装出样子给自己看的。但是不管怎么样,李泰的却无法对这些灾民坐视不管:“杜侍郎,昨晚小王就已经说过了,有办法解决的。”
杜正伦惨笑一声:“殿下,这借粮都不行,私自开仓又能行吗?”
李泰微笑着摇摇头:“杜侍郎,你怎么还不明白呢?不管是兴洛仓还是含嘉仓,都是朝廷的粮仓。用朝廷的粮食,赈济朝廷的百姓,谁又能说什么?最多也就是治你我二人的私开官仓之罪,何况这罪名能否成立还两说。即便是有罪,救活了这么多的百姓,也是功大于过,小王我都不怕,在朝廷之上,有很多老友的您又怕什么呢?”
杜正伦心道:“我的老友再多,也不如你父皇一个人好用。”
心中能这么想,杜正伦绝对不会傻到将这话说出来。仔细的考虑一下李泰说的这番话,重点放在最后的几句,仔细的考虑李泰话中的含义,忽然间心中一动,笑着对李泰说道:“殿下,不管哪座粮仓,老夫是不敢下令打开的。不过…。”
杜正伦话音一转:“不过殿下若是下令开仓,老夫绝对不管。甚至还可以署名在殿下手令之后。”
赈济灾民是杜正伦的份内之事,下令开仓也应该是他主导才对。杜正伦是年老成精,他身为安抚使的差事不仅自己不管,还推到了巡察使李泰的身上。让李泰下令开仓,他尾随其后。开仓的主导落在李泰身上,他不过是胁从。这样如果有功的话,虽然他功劳小一点,但也跑不了他应得的那份。如果是过,那么有李泰在前面顶着,他也受不到多少责罚。
李泰心中一转,就明白了杜正伦的算盘。也不说话,只是似笑非笑的看着杜正伦。久久不语。
半响过后,杜正伦的脸上渐渐不自然了,老脸上显lou出一抹羞红,干咳一声之后,缓缓说道:“殿下勿怪,老夫也是无奈之举。虽然老夫在朝廷老友众多,但这政见不合的也一样不少,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