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典的施图登特意识到战局不利,三个机场无一得手,已着陆队缺乏统一指挥,伤亡惨重,极有可能全军覆没。当时,德军一直在攻击
拉
机场及其南
制
107
地。防守机场的新西兰军第22营,辖4个步兵连,兵力平均
置在机场和107
地。营
设在107
地。激战中,机场与
地两
守军失去联系。下午,
地守军撤向山
,在得不到增援的情况下,指挥官丧失继续
守的信心,在得到批准后撤离。
此时,德军西战斗群也非常困难,不得已停止
攻。午夜,不足600人的德军竭尽全力最后一击,从西、南两翼偷袭,没料到摸上
地,英军已撤离。天亮后,德军居
临下一举攻占
拉
机场。107
地的得失直接影响
拉
机场的得失,
拉
机场的得失又决定了克里特岛之战的胜负…(未完待续。。)
德军这次战役共分两个攻击波,每次突击大约一个半伞兵师,兵力为1。5万,两波共三万人,第一波突击西的
利姆和苏达港地域;然后,待运载第一波
队的飞机飞返后,第二波突击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地域。这两个波次将得到伞兵
队的加
和机降
队的支援,继而得到海上登陆
队的支援,直到占领全岛。德军投
的空军有第4航空队所属第8、第11航空军(轰炸机433架、歼击机233架、运输机500架、侦察机50架、运输
翔机72架)
1940年1月4日凌晨4时30分,德军第一攻击波起飞。凌晨5时,德第8航空军向拉
、伊腊克林机场和
尼亚市区
行了猛烈的航空火力准备。7时许,迈恩德尔上校指挥的由
翔突击团(辖四个营)组成的西
战斗群飞临
拉
机场。第1营着陆后,主力从西面向机场发起攻击,另一
分攻击连接该岛东西海岸唯一的塔威拉尼
斯河大桥。7时30分,德军夺下大桥。第3营恰巧着陆在新西兰军第22、23营的预设阵地,全营所有军官和2/3的士兵阵亡,完全丧失战斗力。第2、4营在机场附近伞降,着陆后无法集合成建制单位,情况被动。西
战斗群的指挥官迈恩德尔上校在着陆时
负重伤。由于第3营丧失战斗力,只得改变计划,先攻击机场附近的制
107
地,然后夺取机场。德军伞兵损失很大,却毫无
展。
赖伯格据德军
侵丹麦和挪威在公路、机场,海滩等地带
行机降的战例,认为德军对机场的依赖
不
,而英军还将使用机场,所以没有破坏机场。
运送第一攻击波的运输机陆续返回发机场,由于降落秩序大
,几架坠毁的飞机堵
了跑
,更影响了后续飞机的着陆,在降落中损失的飞机甚至大大多于战斗损失。中午,施图登特才知
拉
机场还在英军手中,不久又收到
尼亚地区空降
队的报告,中
战斗群因伤亡惨重而停止
攻。施图登特
上组织第二攻击波增援。德军第二攻击波组织混
,直到16时,大
分飞机还在机场。零零落落地到达克里特岛上空后,空投断断续续达3个多小时。由于起飞时间延误而没有得到战斗机的空中掩护,损失更为惨重。中
战斗群空降雷西姆农,原计划伞兵第2团的第1、第3营分别在机场的东西两侧着陆,对机场向心攻击。因伞兵着陆散布过大,第1营只有1个连在预定降落地
着陆,团长斯利姆上校和团
及直属的两个连降落在澳大利亚军阵地,死伤过半,直至黄昏,该团也没有夺取机场。
东战斗群由布劳尔上校指挥,伞兵第1团和第2团第2营组成,共4个营,夺取伊腊克林市区和机场,布劳尔计划各使用1个营攻击市区和机场,另2个营分别在东西两翼
行侧翼掩护。但起飞时间延误,而且还有600人因飞机损失而滞留
发机场。空降持续两个多小时,着陆分散,建制混
。布劳尔着陆后,看情况不好,于是集中攻击机场,但直至天黑,毫无
展。
第一批空降队还有在
尼亚附近的加拉图斯地区着陆的中
战斗群的伞兵第3团,由第7空降师师长萨斯曼少将亲自率领。起飞20分钟后,萨斯曼和师
乘坐的
翔机失事,萨斯曼和师
成员全
丧生。伞兵第3团着陆散布过大,而且降落中遭到密集火力
击,损失颇大。其中,第3营降落在新西兰军第4旅的防区,几乎被全歼。第1、2营在英军打击下被迫就地构筑工事,转
防御。德军因通信中断,施图登特不知第一攻击波严重受挫,仍
原计划组织第二攻击波,向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实施空降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