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章定立新君(2/2)

一再宣召之后,赵佶终于在当日下午匆匆。一听到群臣的决议,他连忙推辞:“此事万万不可,申王乃是兄长,自然应当立长!”

“申王向有目疾。其次便是端王最为年长,此事群臣都已经议定,端王无须再辞!”向太后笑看着赵佶,心里分外满意,更认为自己地决定有利于大局。

同年两月,在向太后的百般要求下,赵佶不得已下诏召回韩忠彦,并任其为尚书左丞,而其孙韩肖胄也和韩忠彦一起返回了汴京。这一次,俅不得不面对这号称世家第一后起之秀的韩门公

立嗣之事的遭遇重挫让朱太妃一病不起,而赵似更是暴如雷,多次称病未曾朝贺。把这一切看在中地俅并不着急,尽章惇尚未失势,而内内侍省都知梁从政仍旧手握禁亲军,但是,在大位已定的情况下,这些事情只要徐徐布置便不用太过心。赵佶接手的是一个号称盛世的烂摊,这一他比谁都清楚。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和同样于衰退势中的辽国相比,只要大宋能够在今后几十年内有所转机,那绝对可以避免重蹈靖康之变的覆辙。

同月,赵佶大赦天下,百官各秩一等,又大赏诸军,并遣使告哀亍辽。而后,他又下诏尊赵煦皇后刘珂为元符皇后,追赠自己的生母陈氏为皇太妃。由于俅的建议,他并没有立刻罢斥章惇,而是以其为山陵使,并封其为申国公,这一宽宏大量地举动立刻让朝中群臣大为赞赏。除此之外,他更是将兄弟逐一封,就连简王赵似也得以封为蔡王。

一个时辰后,宣诏的曲风匆勿来到了端王府,书房中地俅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阻止了准备更衣门的赵佶。“十郎,你不能去!”

“啊?”赵佶怔了好一会儿才恍然大悟。立刻,连忙把曲风唤了来。由于曲风曾经拿过俅和赵佶莫大的好,此时哪有不知情识趣的理。心领神会地回了皇。天坠的一通好话过后,向太后自然更加满意赵佶地谦厚,就连章惇也找不到话说,更不用提其他赞不绝地宰辅了。

“微臣…”蔡卞抬瞥了一寒光的章惇,又看看帘后地向太后,终于咬咬牙“微臣谨遵皇太后旨意!”

安抚老臣的同时,赵佶也没有忘记建立自己的班底。二月初,在尊朱太妃为圣瑞皇太妃地同时,他又以一旨意提了一大批年轻官员。其中,俅以前端王府翊善的份被提为宝文阁待制,骑都尉,授朝请大夫。这一次,俅真正踏了服紫佩金鱼的官行列。

目光投向了蔡卞:“那蔡卿家你呢?”

当四周的目光全数集中到自己上时。赵佶到了一从未有过地自豪。他终于到了,他终于把一向瞧不起自己的赵似狠狠压在了下!元符三年正月十三日,端王赵佶即皇帝位,但是,与历史不同的是,群臣奏请向太后垂帘却并未获准。向太后以赵佶为长君,一力辞了垂帘之举,赵佶也就顺推舟地独揽军国大事。

此时,曾布也上前奉承:“端王乃天命所属,为了宗庙社稷及天下苍生,端王不应该再推辞!”

(此参照徽宗即位后提王府官的史实:徽宗即位后,王府官徐勣、何执中同时升任宝文阁待制兼侍讲、侍读,因邹浩案被免官的前王府翊善傅辑召为司封员外郎,并旋即委以重任,徐、何、傅三人分别任翰林学士(正三品)、中书舍人(正四品)、监察御史(从七品,傅样毕竟是免官后再起用的)。我是第一次知,什么叫恐怖的晋升速度…)

“很好!”向太后心下大定,最后才转向了章惇“章卿家,如今曾卿家和蔡卿家都已经同意以端王为新君,你又当如何?”

“为什么?”赵佶到莫名其妙“曲风刚才也说了,如今大局已定,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听到蔡卞附和的那句话,章惇的神情立刻变得异常沮丧。对于他来说,蔡卞不仅仅是一个智,而且更是一个实可靠的盟友,但关键时刻蔡卞的倒戈,无疑给了他最沿严重的一击。此时此刻,他再也没有相争的望,唯有默然不语而已。

“十郎,曲风也说过。章惇曾经再三阻止此事.你若是就这么连推辞也不推辞一下地直接,岂不是落人实?”俅以前对古人那故作谦让的所谓德不屑一顾。如今却不得不把这一来“即便心里再想。此时也不能之过急,依我看,你就让曲风先回报,说你因悲痛过度不适,请求明日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