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四章转武阶再试锋芒(2/2)

这一问一答,须臾便过去了小半个时辰,其间几位宰辅也不时言询问,师极随问随答,若有疏漏之,其弟师中必定补上,如此一来,就连早先觉得俅的举荐太过唐突的蔡京蔡卞,此时也稍稍动容。

“这一次真是托了大哥的福!在殿上的时候,我看大哥你侃侃而谈的样,实在是佩服极了。好在我只需拾遗补缺,这才能够撑下来。”

官家御钦赐名讳,蔡京心惊之余,立刻便笑地上前奏

毕恭毕敬地俯行下大礼,这一刻之后,世上便再无师极,只有了。只不过,一旁的俅却呆了呆,他倒没有想到,那个声名显赫的名字,竟然是来自官家钦赐。

“极者至也,然天地万生生不息,难有极致,此字不好。”赵佶思索片刻便摇了摇卿既然是因为朕当初改元建中靖国而更了姓名,朕便索赐你一名好了!天下至者莫过于一个字,朕便赐你名为卿以为如何?”

是有心拿这个问题试探,只是觉得堂堂家将门弟居然试了文阶,心中颇觉奇怪而已。又问了几句前事之后,他方才转到了此次召见的正题,随即咨之以西北军事,见师极对答如,愈发觉得其人可用。

“好,便依元长伯章所奏!”

卿果然良才!”赵佶终于抛下了一句赞扬,脸上喜尽显“有如此军略见识,又是将门,朕便准你重回武阶!”他突然想起一个传闻,便很是突兀地问:“对了,朕听说你原本并非叫师极?这名字乃是父母所赐,岂可自己轻易改动?”

正在兴上的赵佶自然不会去琢磨两个宰相都是什么意思,满答应了下来。见到这一幕,一旁预备草诏的张康国几乎不敢相信耳朵,直到赵佶连声吩咐,他才慌忙提笔拟诏。那诏书固然是一挥而就文辞华,但他心疑惑却始终未消,要知,这忠州刺史固然只是虚衔,但往日只赠给军功显赫地武官,绝没有一上来便许人的理。

此时此刻,在场众人全都是一愣。要知,武功大夫以上便是横行十三阶,不磨勘,只以特旨除授,现如今蔡京一张便是武功大夫,一下便将提到了一个相当的位置,以武功大夫的阶官,已经可以授一路钤辖。对于一个刚刚自文阶转武阶地官员来说,着实是一大奇闻。

“大哥不必担心,我看圣上是有始有终的人,断然不会中途变卦!”

惊讶过后,俅立刻醒悟到了蔡京的用心。当下他来不及犹豫,连忙也上前:“圣上既然赐了彝叔名讳,这武功大夫之外不妨再赐忠州刺史,以昭显陛下识人之明!”

直到回了住方才觉得整个人像虚脱了似的,一力气都使不来。当日献俘阙下,他只是远远地看过哲宗皇帝一本不像这一次面圣那么直接。更何况,这一次除了奏对之外还有别的,御赐名讳、武功大夫、加忠州刺史、为泾原都钤辖、知平夏城,这一系列的殊遇砸得他昏目眩,几乎不敢相信这便是事实。

师极被天官家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愣了神,好半晌方才反应了过来:“启禀圣上,臣原本名建中,只为圣上改元建中靖国,为避讳方才自行改了名字,否则绝不敢轻改先父所赐之名。因臣弟名师中,所以臣便取了师极二字。”

一下便是武功大夫!

“谢圣上赐名!”

“总算是一切顺利。”长长嘘了一气,纷的心绪渐渐平静了下来。以他多年阅历原本不会如此,奈何这次面圣太过重要,以他的沉稳,不免也带了几分患得患失,一旦浑包袱卸下,自然有一轻松的觉。”我现在唯一希望的是,此番得用不是昙一现,否则一番心血付诸东,那便对不起家先祖了!”

师中虽然没有得到多少表现的机会,但同样收获菲浅。他不仅以知镇戎军的名义去掉了以前上的那个权字,而且还得武节大夫,自然是到阵阵兴奋。这不仅意味着氏在西军中再次占有了显著的一席之地,而且能够比往日258文学更

“既然圣上有意让彝叔转武阶,这阶官便须尽早定下。唔,以彝叔之前地文阶来说,臣以为武阶可先定武功大夫,不知圣上意下如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