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闻言大失所望,但仍是竭力用一平静的语调反问
:“那么,伯章的意思是同意西夏的和议?李乾顺一心想要我朝归还故地,届时又该如何?”
数日后,谍探从辽国传来消息——辽主耶律延禧准备接受女真的求和!
俅心中咯噔一下,组织了一下语句便开
说
:“圣上,伐夏乃是长远之计,如今新下两城,再加上先前取得地银州等地,都需要筑城
守,就连周边堡寨也需要分兵,所以说,对夏攻势可以暂时缓一缓,否则,一而再再而三地
,狗急
墙之下,难保李乾顺不会在盛怒之下以倾国之力
犯。”
尽觉得
词夺理,但是,
端礼也无心再争,两国和议一完他便急急忙忙地归国而去。而签下了这样“丧权辱国”合约的西夏使节更是无颜在汴京多呆,同样是匆匆上路。而赵佶在和议达成之后便立刻下旨昭告天下,然后从蔡京之意,曲赦熙河兰湟路,犒赏西北诸军。
亦败于女真之,惟我大宋富足于天下,这正是天赐圣上的绝好良机!圣上自即位以来,先后开边将近数百里,试问除了神宗皇帝下熙州兰州以后,我朝可曾有如此昌盛之时?”
“元长公,战胜地人吐战利品,自古以来何曾有过?”
俅转
看着蔡京,一字一句地
“之前是因为有辽国频频从中,调停”所以我朝虽胜却不能安边。”他刻意加重了调停两个字的语气,又急又快地说
“一旦西夏知
辽国兵败辽东,你说他们会怎么办?不外乎两个可能,一个便是疯狂反扑,争取以自己的力量夺回故地;而另一个则是承认此次失败,暂时接受和议,待积蓄了力量之后再卷土重来。以你之见,李乾顺明知我国没有了两面对敌的后顾之忧,他会选择哪一
?”
“元长说得好!”赵佶猛地一,语调中显
了一
不同寻常的激动“太祖传国以来,大宋收成有余开拓不足,如今朕正应该趁势
取!”
西夏暂时低,
端礼也得到了国内传来的正式诏令,立刻放下了当初那张矜持的脸。辽主耶律延禧的旨意很简单,那就是尽快解决掉大宋和西夏的争端,然后赶
回国。只要大宋能够答应不再兵迫西夏,那么归还故地之类的话就不用提了。
毕竟,如今的西夏不比当年,倘若没有了辽国的支持,那么,他便失去了最大的底气。
俅见蔡京
若悬河地鼓动着,再看看赵佶渐渐
异样颜
的脸庞,心中不由暗叹了一声。姜还是老的辣,自己自忖善于蛊惑人心,可比起这个老狐狸就差得太远了。不
是哪个皇帝,听到臣下称赞是尧舜之君,又确实曾经开疆拓土,哪会不激动地?只是,要说西夏日薄西山,辽国已经不足为患,这话还太早了一些。要是这盛世大宋能够真的没有农民起义,那么胜算便会大一些,但是,谁能担保赵佶不搞
石纲,这天下百姓就全都会安安分分过日
?
正如俅猜测的那样,尽
对于丢掉了龙州和洪州大为震怒,但是,当得知辽国在辽东兵败之后,李乾顺立刻又派了使节往大宋求和。
既然知对方有退避的心意,
俅自然不会放过,一番假情假意的拉锯战之后,大宋和西夏终于达成了和议。李乾顺称臣自然是应有之义,而前时所取之地却不再如从前那样归还,原因是西夏负义劫掠西北多年,大宋取此数城作为赔偿。除此之外,这一年多来延帅陶节夫招纳到的党项牧民数千和
羊数万,乃是对方自愿投效,但今后大宋将不再以此举诱夏人内附。
整兵掠大宋西北是很容易的事,但是,看大宋如今用兵的势,难保不会遭到更严酷的打击,所以,权衡利弊之下,李乾顺选择了暂时服
。
“不错。”俅惜字如金地吐
两个字,转而便不再多说了。蔡京虽然看似别有算计,但是,面对这样的景况,对方也应该知
继续
兵所要面对的危险,以蔡京的城府见识,决不会看不到这些。
不待蔡京回答,赵佶便若有所思地:“李乾顺算得上是有抱负的明主,应该会忍一时之气,等待辽国从辽东
之后再别
计较。哪怕此次真的不要故地而求和,将来也必定会重振旗鼓。不过伯章也说得有
理,不但西夏需要时间休整,我朝也同样需要时间。如此说来,不
是辽国、西夏、我朝,抑或是刚刚取胜的女真,最需要的都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