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五章未雨绸缪设前计(2/2)

连烽情不自禁地接上了,话音刚落便后悔不迭。这些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自己破那薄薄的一层窗纸?他偷觑看俅的脸,见对方似乎并没有,他才稍稍放下了心,但更多的还是阵阵心悸。看着俅借着此次的机会一步步经营下自己的班底,使用的更是明里暗里的手段,结果实际上真正担责任的却是赵之,这简直是太荒谬了。尽他并不十分清楚朝堂上的勾当,但有一他是知的赵之和蔡京不合,这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启禀相爷,苏大人求见!”

“总而言之,你就大胆地照着我的话去就是了!”他略略顿了一顿,想到连烽频频此地太过惹,不由又皱眉沉思了片刻“如今事情既然已经陆续起来了,为了避嫌,今后你若是有事直接到朱家巷去找小七。他虽然不像你是天生的商人,但是,对于这些却极其锐,凡事只要他,你便可以当作我同意了。”

下江南之后,他对于所有士都是一视同仁,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苏元老算不上最的。然而,此胜在稳重,凡事全凭公心,并无半分偏私,若是真正论起来,倒是一个作御史的材料,在庶务上也很有心得。从他从来没有自恃私情而至此地求见,便可见其人的气度和忠直。

只不过,今次苏元老突然前来求见,究竟所为何事?

法对于士大夫是一个冲击,不如说是对那些目无法纪的士大夫是一个冲击。官绅不用负担赋税,这本是朝廷礼待士大夫地仁政,但是,偏偏有些贪得无厌的人偏偏要钻其中的空,任凭那些富民将土地挂靠在他们名下借以逃避赋税,然后再从中取利。这一次我已经得到了圣上旨意,政事堂已经有意在京城和各地设地务司,但凡士大夫所有的土地全发放朝廷印制的官样地契,并在地务司备案,这些地不用征税,但是,除了会有不定期的查,而且新地契的备案也将照以往的律法行使。要知,自太祖登基起就对土地买卖有明令,只不过从未穷治,对于这一,即使没有我的建议,圣上也早就恶痛绝,所以,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连家数代经商,当然不在士大夫之列,而连烽之所以问这个,也不过是为了多一重保障。商人有钱固然不假,但是,在地位上远远不及那些数代为官的士大夫,甚至还现过为人夺家产地往事。对于连家人而言,钱他们已经足够了,而自家在泰州也因为一块钦赐的牌匾而风风光光,如今之所以把基扎在江南,无非是为了把自己和俅捆得更牢一些,所以当然不希望俅因为任何原因而倒台。

“你放心,我不会把所有的事都往自己上揽!”俅当然能看连烽的担忧,沉再三便给了他另一个暗示“如今执政的是赵正夫,有蔡元长珠玉在前,所以,他即使是心中不愿意,也得照我的设计一步步走,否则,他的相位便有不稳之嫌。因为他动手改崇宁之政,甚至在西征的问题上大文章,圣上已经多有不满,而这些问题我在上书圣上的同时都已经知会了他。他也是新党中,所以不从哪一角度看,他都会矢志不移地持,甚至把这当作是他力主推行地政令,以此捞取政治资本。也就是说,一旦了问题…”

“赵相公也得缸!”

廷?”俅眉一挑,见连烽拱手告退,便微微,随后吩咐“请他来!”

连烽早就知西南和记行的事,对此自然并无异议。又禀报了一些其他的情由,他便告辞,谁知刚刚起便听到了外面传来了升的声音。

“看来贤侄还真是一等一的聪明人。”被连烽突然一破,俅并不以为意。连建平确实有一个好儿,这一连他都到非常羡慕,青于蓝而胜于蓝,倘若自己的两个儿将来也能够独立独行,那么,他就没有什么好担心了。只不过,未雨绸缪依旧很有必要,他之所以笼络连家父,不仅仅是为了生意上的往来,更是看中了连家这些年在江南经营的人脉。自从渐渐变得位权重以后,他已经竭力压缩了自己手中的商行,就是为了不招惹人怀疑。大宋宰辅家中富可敌国也是常有的,但是,蓄养私人却着实是大忌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