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妾遵旨!”英娘连忙俯首应答,一只手却悄悄抓住了袖中的一份奏章。这是临行前
俅
给她的,并嘱咐她看情况再确定是否要上呈,如今刘逵既然倒台,那么,原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计划就有些不合适了。想到这里,她便拿
奏章双手呈上
:“圣上,妾
离开杭州时,外
有一份奏章让妾
转呈圣上,伏乞御览!”
这一日,英娘终于前去拜会了郑贵妃和王淑妃。郑贵妃和往日一样,照例只是说了些平常话,谁料王淑妃却在她的面前了几分抱怨,这顿时让她大吃一惊。
不多时,她便到赵佶在她
前不远
停了下来,
接着,便有一个声音轻轻地钻
了她的耳朵。
“你回去后告诉伯章,京城里的事情朕自有安排,他自放手去
,不会有人给他掣肘!”
京城中人人都很清楚,刘逵虽然自京党,但是,在上位之后他便疏远了和蔡京之间的关系,最后和赵
之结成了联盟。两人在朝堂上便和当日蔡卞章惇一样,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刘逵事事充当着赵
之的
,每每有大建议便都是
自刘逵之手,此番刘逵被罢,焉知不是赵
之即将落
的一个信号?再联想到天
官家在西北战事上不依不饶的立场,所有人都醒悟到,
为天
而没有太后在一旁掣肘的赵佶,在很多事情上都是独断专行。这一
优势,就是连神宗皇帝也无法比拟地。
着家而忽略了其他。
在郑贵妃没有生下七皇的时候,赵佶最疼
的便是王淑妃的儿
密郡王赵楷,因此王淑妃一直在心里
藏着一个愿望,那便是希望赵楷能够
继大统。结果,先是郑贵妃生了一个皇
,然后又是王皇后的嫡长
京兆郡王赵桓被赵佶刻意培养,
对比下来,赵楷所受的重视自然就不比从前,这怎能不令她心中不平?这样一来,要让她话里面不带
一丝
风,便成了不可能地事,尽
面前的是英娘而不是伊容。
突然,她发觉前面两个领路的小黄门似乎有些不对劲,一抬方才发现不远
有一队人朝这边走来,当中的那人正是赵佶。她顿
心中一惊,只是这时要避开已经来不及了,思量片刻,她便索
站住了,待到人影渐近的时候方才跪下迎候。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仅仅是次日,朝中便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尚书左丞刘逵罢职!
正因为如此,英娘在王淑妃面前自然是如坐针毡,来之后已经是一
的冷汗。在她印象中,王淑妃一向都掩盖在郑贵妃光芒中,显得并不起
。谁会想到,真正论起词锋来,这位王淑妃竟然一
都不比郑贵妃逊
。什么立储乃是国之大计,立长不若立贤;什么如今诸皇
都还年幼,看不
德行才
;什么官家
秋鼎盛,用不着急于一时…这一句句敲打分明是在暗示,作为次
的
密郡王赵楷,同样也有希望被立为储君。
在这震惊的消息下,严府一下
开销了二十三个家仆自然掀不起任何风狼,闲暇之余也就是有人随
提起一句罢了。只有寥寥数人心中清楚,这其中有不少值得
究的猫腻,而当事人既然没有宣扬,旁人自然也就不去
了。
“是,妾拜见圣上!”
“哦,是夫人
来探望皇后和皇妃么?”
“嗯?”赵佶闻言不禁有些奇怪,照惯例,大臣的奏折都是应该经过政事堂那一关,而自他登基以来,已经破坏了不少祖宗制度,例如几个近臣便都有直书之权。而
俅不直接上书给他,反而托夫人直奏,这捣的什么鬼?
英娘见赵佶说得斩钉截铁,脸上又咬牙切齿的味
,连忙躬
应了。才
告退的时候,她突然又听到一句淡淡的话:“朕记得你和伯章的女儿如今六岁,却能博闻
记唐诗数百首,甚至还能够
成章,可是真的?”
他见左右没有旁人,便示意英娘起,然后自顾自地当场拆了弥封,只看了第一
便神
大变。一路看完之后,他便将奏折放在了袖
里,沉默了许久方才一字一句地
:“告诉伯章,朕既然给了他经略安抚使的职分,军权上他就可以放胆
手。但凡有心怀不轨的,有一个杀一个!不
事涉何人,朕都给他全权,务必把贼
连
起!只有一条,东南乃朝廷粮仓,绝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