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一十一章工业革命(3/5)

旨,擢升为内务府理事,加了个正五品的顶子。先前的保健品跟按摩棒的传销,责债顺利移交过去,并挑选了得力的心腹去支理财务。梅三是只要银子的,至于其他完全不管不顾,悠哉游哉的做他的甩手掌柜,终日提笼架鸟,沾猫逗狗。

雨来那边,正在加紧工厂建设。除了原来的药厂、自行车厂,新近成立的炼钢厂跟缝机厂也正式启动。福来洋行那边又运来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以及结合了两者特色的走锭精纺机(也就是“骡机”),另外还有阿克莱特动力织布机,以及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无梭织机。这些机械的到来,为中国纺织业无疑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谓衣食住行。纺织业甚至还要排在农业地前面,尤其在那个年代,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来说,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两次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国门洞开,通商口岸的增设。唤起了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很快就把中国地自然经济推向了崩溃的边缘。而在这其中,以英美为主的机织洋布的大肆倾销,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尤为突出。

作为贸易学博士出身的萧然,对这段历史再熟悉不过。事实上这也是中国自然经济即将遭受灭顶之灾的阵痛期。这段历史,包含了太多中国百姓的屈辱跟血泪!

当时地中国社会,基本上还是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经济自给体。家庭手工业中,手工纺纱业与手工织布业占主要地位。历史上的中国。手工业举世闻名,中国土布出口占很大比重,被外国人称为“南京布”

但是自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起,随着美国东北部麻色诸塞州纺织中心的逐步建立以及英国纺织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又结实又便宜的机织洋布大量涌入中国,例如英国东印度公司,1820运到中国的棉纱共五千零四十磅,1831年激增到九十五万五千磅:|六百二十一万磅。先后二十多年,棉纱输入量增加到一千二百倍!而美国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其对华输出的工业品中,棉制品处于压倒一切的地位,几乎占了它全部输华工业品的十分之九!

中国幅员辽阔,农村普遍以棉纺织为副业,英美洋布地大肆倾销,对中国手工纺织业的破坏。不言而喻

。一八四三年十一月英领事到厦门开市后的一年半中,外国棉布对厦门附近地区土布出口的打击,以及对江浙棉布运销福建的阻碍,奏折中这样写道:

“…九月间(指1843年)英夷派。。]。者,大半皆呢、羽、棉、布等物。…向来在厦商人将本省漳州府属及同安县之棉、布等物,由海道运至宁波、乍浦、上海、天津、锦州、盖平及台湾鹿港一带销售。复在宁波等处贩买江浙之棉布以及各种货物至厦门售卖,其各省商船之来厦者,亦如此辗转行运。…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实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滞,不能出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