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三九章封国(3/3)

知肚明。手插在大袖里,虽是跪坐,却依旧显得鹤立鸡群。

也难怪放眼整个朝堂上,怕是再也没有人,能如同董这样可怕的身高了。

刘辨这两个月也是非常地开

不管怎么说,佛教能够立足中土,终归是一件好事情。

中常侍杨谦站在丹陛之上,尖着嗓子高声喊道:“有本早奏,无事退朝!”

话音未落,从朝班中走出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匍匐行礼之后,恭声道:“启禀万岁,臣有本奏。”

“有本呈上!”

董认得这男子,是一名宗室子弟,名叫刘祯,表字公干,是兖州东平国人。

其父刘梁,曾拜尚书令,野王令。是灵帝初期的一位有名大儒。因当时世人多以利益而交往,以邪曲而相党。于是著书《破群论》,在党锢之禁和十常侍横行时,具有很大地影响力。

而刘祯本人,也颇有才华。

今年郑玄在北海国讲学时,点评出建安七子。这刘祯也位列其中之一,同时也是继董之后,汉室又一五言句大家。著有《公燕诗》,虽然无董诗词那般流传甚广,但也非常不俗。

到长安之后,行为并不彰显。

他站出来,又有什么事情?

“启禀圣上,今圣上授之天命,已有三载。三载中,先有大都督雒阳大捷,夺回东都旧地,又有风调雨顺,百姓安康。臣常思之,汉室将兴,武功侯功不可没。如今有兴教化之事,更为千秋大业。列侯诸将,皆南与大都督比肩,若无奖赏,又如何彰显圣上之英明与大度?”

咦,居然是吹捧我的?

董不由得眯起了眼睛,向刘祯扫了一眼。

事有反常即为妖,我和这刘祯又不认识,无缘无故的吹捧我,这里面肯定是有不正常的地方。

下意识的,向刘辨看去。

刘辨显得很高兴,点头道:“爱卿所说不差!朕有今日,大都督功不可没,不能不有所赏赐。”

停顿了一下“以爱卿之见,当以何封赏为好?”

刘祯似乎是想了一下,然后大声说道:“臣以为,以大都督之功勋,封侯拜相不足以彰显其功勋。当以封国,请皇上斟酌。”

董地脑袋,嗡地一下,懵了!

封国?

这家伙居然要让我封国?

什么是封国?所谓封国,说穿了就是称孤。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