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田单复齐,襄王立。畏孟尝君,与连和,复亲薛公。孟尝君死后,诸争立,而齐魏共灭薛,孟尝君遂绝嗣无后。四公
中,他是先走一步了。
平原君虽为赵相,其实才平庸,目光短浅。孝成王四年,秦攻韩上党,旦夕且下。上党守将冯亭乃使使者告赵王:‘韩不能守上党。吏民皆安为赵,不
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
之赵。’赵王大喜,召平
君赵豹相商,赵豹以为不可,‘圣人甚祸无故之利’。赵王向无自知之明,脸
又极厚,居然说:‘人怀吾德,何谓无故乎?’复召平原君问之。平原君同样愚蠢,既看不破此嫁祸之计,也未考虑后果。利令智昏之下劝赵王
:‘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赵王乃使赵胜受地。秦以倾国之力攻韩而赵坐受其利,乃移兵攻赵。赵遂有长平之祸、邯郸之围。
孟尝君所经此三难,卒赖宾客之力而免, 说明此人好客自喜,虽然“名不虚”但其心狭隘,好为
谋,若说
鸣狗盗者
其门,不为无因。
战国时诸侯争霸,目无周王,然名义上周室仍为共主,实为军阀割据。因此士只求一展中抱负,并无忠君
国之念。魏张仪相秦,齐孙武事吴,卫吴起事魏相楚,东周苏秦事燕并佩六国相印,皆自然之事。故伍
胥去楚事吴,引兵伐楚,以报父兄之仇,时人未尝稍有非议。但孟尝君
为齐宗室嫡亲,不思救国反为魏相,坐看齐几乎灭国,实乃数典忘祖之辈。
齐缗王三十八年,齐灭宋,废孟尝君。孟尝君恐,乃如魏。魏昭王以为相,西合于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缗王亡在莒,遂死焉。孟尝君为
一已之愤,不思破六国之合,致使乐毅将六国之兵,下齐七十余城。若非有田单
世,行反间计,排火
阵,齐国几乎宗庙无存。孟尝君实为齐千古罪人。
孟尝君少有远谋,明君
之泽五世而斩,劝田婴舍家业而厚待宾客,由是名声闻于诸侯。孟尝君待客平等,
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且常施惠于宾客亲戚,客以此多归孟尝君。
怎么知如此清楚?”听到自己熟知的人,芈媳的好奇被勾起。
后孟尝君相齐,缗王惑于秦楚之毁。以为孟尝君名其主而擅齐国之权,遂废孟尝君。赖其客冯獾游说秦王和齐王而得复其位。
摆摆手,黄九智面诡秘
:“你们只
听,听完后就要忘记。所谓天机不可
漏。现在,我再给你们说说孟尝君齐田文,父为田婴,祖为齐威王。宣王为其亲叔,缗王为其堂兄。论辈分,我娘还要叫他一声爷爷
及田甲劫缗王,缗王甚疑孟尝君为主谋。孟尝君不得自辨,遂逃。其舍人魏等自刭
门以明孟尝君,缗王乃复召孟尝君。
秦昭王闻其贤,乃先使泾君为质于齐,以求见孟尝君,不得。齐缗王二十五年,孟尝君不得已而
秦。秦昭王始
相之,后
杀之。孟尝君赖其客中能为
鸣狗盗者之力,得脱此难。
赵胜虽名列四公,但名不副实。与其说他喜宾客,不如说他徒豪举尔,不求士。为一
人而寒宾客之心,
遂
其门下三年而不知其才,其好士不过尔尔。后信陵君留邯郸,从贤者
公、薛公游,平原君闻之,笑信陵君妄从博徒浆者游,致门下士半去平原君而归公
。可见平原君徒好虚名以自喜耳。
平原君虽不识大,但所谓庸人有庸福。孟尝君已被灭族,
申君将被灭族,信陵君将会才不得用抑郁而死。独平原君历相惠文王及孝成王,一生不会有什么大难。四公
中,肯定是平原君结局最好,天妒英才,所言不虚啊!”说完,黄九智
地探了一
气。心里得意
:[哼!老
最喜
的就是历史,在这个时代,除了他们本人,没有人比我更加了解战国四公
。]
孟尝君谢病归养后,秦逃将吕礼相齐。孟尝君恐失势,乃行谋手段排挤吕礼,后又借刀于秦相魏冉,终将吕礼
走。
再说说平原君赵胜,他是武灵王、惠文王弟而孝成王叔也。赵之诸公
中,赵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
孝成王七年,秦破赵长平军,兵围邯郸。赵使平原君请救于楚,赖客
遂之力而定赵楚合纵。平原君返赵,楚魏救兵皆未至,而邯郸危在旦夕。平原君听李同之劝,尽散家财以飨士,得敢死之士三千人,却秦兵三十里,已而魏楚军至,邯郸围解。
齐缗王二十五年,孟尝君脱秦难,经赵返齐。赵人闻其贤,观之,皆笑其
材矮小。孟尝君闻之,怒,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气量何其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