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里光剩下小星星了。谁知道她有什么办法让【暴雪】发扬光大的,即使没有赵雪,人家【暴雪】照样在游戏市场独占鳌头。
不过赵文凯这次可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因为目前的集团规模再一次的扩张,以目前的情况看来,需要再一次进行集团的资源整合了。
就在赵文凯刚刚举办完毕“全球音乐风云榜”的这段时间,并且主推集团内部唱片发行的同时。台湾的唱片业内起了非常大的变化。数家国际唱片公司决定正式进军台湾。(以往是透过代理发行,例如更早之前陈淑桦属于EMI,但是专辑是滚石发行的。)
原本在台湾本土地区毫无根基的国际唱片公司采用最直接,也是最容易有效的方式便是选择并购。
就在赵文凯的大型并购结束之后,发生在岛内的并购案也是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其中EMI并购点将;宝丽金并购了福茂(但仍维持福茂的品牌);BMG并购了巨石(此时巨石已经和滚石单分出去);华纳则并购了两大龙头之一的飞碟。
滚石则是选择了继续经营下去,而且反其道而行向国外铺路,让自己成为跨国性的公司,这其中包括滚石香港、滚石星马、滚石上海等等。
至于另一家新力唱片则没有并购的动作,也因此一直有传说提到新力最初属意并购滚石。飞碟体系的相关人士在卖掉飞碟之后数年,又各自成立了丰华唱片和擎天唱片,也许他们对当初的决定后悔了吧!
而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所谓的歌友会或演唱会,而为了打响歌友会的知名度,唱片公司无不绞尽脑汁要想个响亮好记的名字,于是由滚石首开文字组合的游戏,齐雨,林依莲的‘齐手相莲’;辛小琪,杜得伟的‘辛知杜明’;辛小琪,赵川的‘辛赵不宣’;郭紫,苏惠伦的‘郭友慧’(歌友会)…都足堪代表!
为了替专辑宣传造势或制造更多能引起娱乐新闻注意的话题,唱片公司也频频召开庆功宴,谎称专辑勇破几白金,其实多数是严重灌水的假纪录。于是台湾唱片业忽然之间,空前繁荣了起来。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几乎全世界范围内的大型收购、并购也同时发生。可以说,95年是全世界范围内各行各业整合实力,蓄势待发的一年。地域性质的集团通过整合成为跨国集团,而跨国集团又经过强强组合,形成规模空前的超级巨无霸。
与此同时,包括微软、IBM等赵文凯所持股的公司,都开始回收股票,增加自己本身的持股量。特别是微软的主席比尔盖茨,对于自己当初同意把公司股票卖给赵文凯,大为后悔。
当大部分的集团势力整合完成之后,就新一轮的世界范围的激烈竞争也随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