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0章西方财神(2/2)

于永听了一奇,随即嗒然若表地:“大人不用客气了,唉,原来杨大人也已想到这个办法了,于某知皇上没有拨银给大人,绞尽脑以为此计策,献给大人以表诚意,如今…罢了。”

于永眉飞舞地:“大人,这车行由民间百姓来开,不过是混个,要是大人来开,以内厂的权势,通告无阻必然财源广。如今大明产丰饶,缺的是什么?缺的便是运通之法。”

杨凌抹了一把满脸的唾沫星,吃吃艾艾地:“呃…我正是这么想的,想不到英雄所见略同,于兄真是…真是天生商才呀!”

他垂丧气地要拱手告辞。杨凌听得奇怪,忙拦住:“怎么?于大人也想到了开车行的主意?”

于永早料到自己风评不好,没几个人看得上自己,脸早锻炼来了,听了毫不气馁,正要再表一番忠心,杨凌已截:“于大人,内厂寒酸得很,比不得锦衣卫有官方驿站可用,我正打算收购几个民间的车行来承担搜集情报、传递消息的责任呢,东施效颦贻笑大方,你来投内厂哪有前途?”

“再说开设车行,运货运客,他们路上要吃要喝要睡觉吧?那酒楼客栈不需要么?我们自可自己在沿途建设,免得落了外人田地。他们路上要找女人要赌钱吧?那么青楼赌馆我们也别放过,这些东西酒财气全都有了,要收集什么样的消息情报不到手?哈哈哈…大人妙计呀,于某想得可与你心思相同么?”

杨凌的脸冷了下来,淡淡地:“杨某多谢于大人的赏识,不是杨某拒大人于千里之外,实是杨某不忍误了大人前程啊。于大人,你现在是锦衣卫里堂堂的千,而我这内厂,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哪有什么前途?”

于永说得唾沫横飞,杨凌听得目瞪呆。于永只自己说中他心事,不禁得意笑:“这只是一件,我们还可以输粮草于边,治盐于淮扬,贩布匹于吴越,运茶叶于川蜀,销瓷于江淮,南往北往,车车不空,车所至那可就是一条动的银河啊。”

杨凌一把握住他手,喜:“本官明日便于工作,定要求得皇上将你调内厂,吾得那个…那个冯…依…贡…于永大人,真乃内厂之幸也!”

“你看大明富饶之地,必定通便利。两京四通八达,便富人,南北运河沿岸,多少荒芜之地建起城池?清江浦、济宁州、临清州、天津卫、河西务哪个不是因为河运兴起?”

于永一听喜:“杨大人此言当真?哈哈,那我便开诚布公了,大人方才一番搪,说什么车行穷酸,可是怕消息传引起厂卫忌讳?”他喜孜孜地(续)“下官对大人可是一片赤诚,大人就不必瞒我了吧?这样一条一本万利、自己生财的好主意,可是东厂、锦衣卫那些只知盘剥的人想不来的。”

于永素不以商贾为耻,得他赞心中喜悦不禁,不由笑:“那是自然,下官冯依贡富尔斯泰伯格伯爵家族,听我祖母说我家祖上都是经商的天才!”

于永摇:“于某知你们读书人瞧不起商贾,还以为未必想得这从商政的主意,只当自己想的乃是一妙棋,想不到大人已经…实在惭愧。”

“普通百姓开设车行,走得不远,动力有限,又受沿途官府盘剥控制成不了大事。若是西厂来开,那又不同。比如说吧,湖南湖北盛产白铅,一担二两银,运到广东每担可得六两银,这便翻了三倍,再由当地允商岸运至海外,每担白铅可炼取白银十八两,翻了九倍,把炼剩下的白铅再运回广东,每担还可得白银六两,这样一来,一担白铅走上圈儿,就是净赚八两银,以内厂的能力一趟贩运何止千担万担?那是多少银?如果以内厂的能力请来海外提炼师傅,自己提炼地话那利还要翻几番。”

杨凌心中一动,说:“于大人不妨说说你的主意,你我印证一番,若是你我所见相同,只要大人真看得起杨某,杨某愿与大人共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