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51章都是太极(2/6)

宁王现在刚刚得到三卫兵,大仁正在帮助他训练军队,如今天下形势有趋好之势,如果宁王那里耗上三五年时间,兵练好了,大明天下也富足安定了,那时当今天也已长大**,正值秋鼎盛,我们再想取天下,不知还要等上几百年。

尤其是他担任太原卫指挥后,统领的是锐的大明边军,张寅更觉得从未经过系统训练的农民义军是难以和官府行抗衡的。

张寅微微摇。他原本迷信百姓造反的能力,以为广收教徒,登一呼就能顺利拉起大军,如同当年明教抗大元,顺利取得天下。但是自从陕西总坛被官府清剿后,他并不认为是叔叔和自己准备不够充份,而且当时又有叛徒告密,受到官兵突袭才一败涂地,却以为是农民军不堪一击,转而迷信从大明内颠覆它。

杨虎在利用青州之势,而我们,在利用杨虎之势。呵呵,朝廷有九鼎,天下有九州。青州就是古九州之一,说不定这杨虎真能替咱们撬动这九鼎一足、搅这九州一隅,为我们争取时间、创造机会”

张寅目中冷芒一闪,淡淡一笑:“这个…我自然早有考虑。我不但送了杨虎许多现成的兵、粮草,为了帮助这班草莽成事,我还为他另外准备了一份大礼。这大礼么,现在可以为虎翼,来日也可以敲去虎牙、取而代之!”

萧阅纾看见张寅脸,不敢再接这话碴儿,忙岔开话题,说:“属下离开四川,顺江东下,沿路北上,从山东那边回来,青州形势如今一即发,杨虎已经联络了太行群盗,官府方面尚无察觉,看来杨虎举事在即了”

居起来了,那也说不定…”

一代枭雄目中莹然,隐隐现泪光,显然他也不相信自己的话,只是三之中他最疼这个二儿,心中实在难以接受惨死的事实。

萧阅纾恭声:“是,接到教主指示后,我们在青州传教的三位长老以地方豪绅的份捐家产加了杨虎‘义’军,所以甚得他的看重。

李大义违命返回大同,牺牲大批人手去救一个无关要的女人,这对一个野心的枭雄来说,是无法容忍的错误,哪怕那是他的儿。如果事情再来一回,他还是会照教规严惩李大义的,但是作为一个父亲,他毕竟不到铁石心

一提起此事,张寅神一振,果然从悲伤中清醒过来,他冷冷一笑:“看来我小瞧了杨虎,此人连山门都被了,却能重起炉灶,迅速东山再起。嘿!倒是个可烧之柴”

萧阅纾担心地:“怕只怕养虎为患,杨虎纵不足虑,可是万一在我们暗中扶植之下,杨虎真的能成就大事,我们想再除掉他又要费一番周折,既然教主决意先扶宁王就位,再引诸藩攻之,趁取利,有杨虎这个敌在侧,恐怕这个主意很难如愿”

张寅放下茶杯,在房中徐徐踱步,萧阅纾也随之站了起来。张寅停住步,负手而立,徐徐说:“英雄之士,能因天下之势而遂成之。天下之势,未有可以必成者也,而英雄之士,常因其隙而于其间,忍而不变,是以天下之势遂成而不可解。

李大礼?

萧阅

不过…属下有一不明白,这一来咱们在青州的势力可就全暴了,而且三位长老纳的教众,积攒的财富可不是笔小数目,这样的代价值得么?如果杨虎这样的人都能够成事,那么我们直接号召香军起兵,不是比扶植他要的多了么?”

萧阅纾被他一句话也逗了丝笑意,他说:“常言说时势造英雄,山东百姓被贪官污吏坑害的苦不堪言。日一向不好过。青州猎前些时候帮官府捕虎,被虎咬死多人却未得抚恤,事情闹的很大,继而又受血腥镇压,愤怒仇恨郁结于心,早就有心要反了,只是缺一个领人,杨虎只是利用了这时势罢了。”

杨虎造反,虽然挑了个百姓容易附从的地方,不过山东北有边军重兵,东临大海无所依托,西有京师数十万大军,我估计,他若起事,连三个月都支撑不住,我们不借他钱粮,他如何替我搅这大明江山?”

张寅正:“不然,能够利用时势,这杨虎就不算蠢。如果青州不是这局面,杨虎会把人迁至青州么?还能这么快站稳脚跟收服民心么?此人心机、能力自不足取,但是如果把他看的一无是,那就错了。我们的人已经混去了?”

大礼?

张寅轻蔑的一笑:“不,我们的原定计划不变,仍是争取让宁王得皇位,然后挑起朱氏皇族内争,趁取而代之。但是当今皇上正当少年,自从白登山遇袭和解语羞份之后,他的边加了戒备,很难再找到机会行刺。要让宁王平安得到皇位,看来是没有办法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