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声俱厉,即是说给在场将领们听的,也是说给各地孤城悬立、翘首待援的州府官员们听的,他们的特使听了不禁为之怵然。
他西山西。只有万人,不过依我看,这才是心腹大患,远非刘六刘七和杨虎一群草莽可比,所以尽
德州岌岌可危。许泰大军还是被朝廷派去追剿,勿使他不得立足山西,引火燎原。因此上,本国公这次来,只有数千
骑侍卫,此外再无一兵一卒”
而驱狼窜,既可乏其兵,挫其锐,把伤害分散开来,易于剿匪之后恢复经济,又可充分利用如果集中起来使用将消耗
大、且效力难以发挥的各地财力、
力和兵力,共同剿寇。
这些宏观战略杨凌自不会说给这些将领们听,他先夸奖了一番守军们的英勇,然后说:“目前赵疯
打
了‘建国扶贤’的
号,又
称反贪官、不反皇帝,其实不过是蛊惑民心罢了。
有议和的,认为招抚为上。本国公招抚过两次,一次在江南,成功了。一次在霸州,失败了。此时我却不赞成招抚,贼军士气正旺,未尝一败,没有大的威慑力,如何能
人签下城下之盟呢?招抚只能助长他们的气焰,他们
本不会有诚意。
杨凌一动,文武官员纷纷立起,屏息恭听。
众将领先是一怔,随即纷纷起立,慷慨激昂各表忠心,杨凌淡淡一笑,举手安抚:“诸位将军请坐,其实白衣军、响
盗虽然风
正劲,也未必便不可打败。我自朝中来时,中枢对于白衣军响
盗,也曾有过
议论。
然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站望远,有时候,纵观全局、统筹决定的苦心,地方未必能够理解。而且
于地方利益,他们也不愿意执行。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就算变**间炼狱,没有
受其害的其他府
的官民士绅没有切肤之痛,也不会毫无怨言的供应财力
力。
这一只有朝廷中枢的人才知
,这样残酷的决定是不可能告诉地方的。如果让地方知
中央为了避免国本动摇、为了充分发挥全国的力量剿匪,有意把他们
去,受到侵害的地方难免产生怨尤甚至民心思变。
他的目光凌厉起来,肃然说:“也就是说,德州之围,山东之难,你们没有什么外力可以借助,完全要靠自己。本国公带来的,只有一颗
颅,为你等共
退罢了!”
想想明朝末年北京城破城在即,朝廷甚至没有军饷来调兵支援,而读过书、见过世面的官富绅们家中财积如山,却仍不肯拿
一文一毫来坐等城破被人抄家的鼠目寸光,就可见一斑了。
对这样来去如电地盗匪,朝廷大军的确吃
杨凌情知各孤城府县的官员,甚至许多将领,畏于白衣军、响
盗的
悍,同时由于杨凌曾经招抚过响
盗,所以都抱有一线希望,希望朝廷招安叛匪,解了自己的困厄,所以一些地方将领和守城官员持有观望态度,作战不力,犹豫不决,所以先说了这番斩钉截铁的话,表明朝廷的决心,打消他们的幻想。
所在、天之府时时陷于危急之中;二则免致京师周围的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四省被他们祸害得彻底糜烂,几十年时间生产力也得不到恢复,那样兵灾还会随
现。
而且,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京畿贼悖理枉法,荼毒百万。朝廷一
师就议抚,凡有血
的人,没有不痛心疾首的,从此野心
者必众,朝廷官兵也再无颜面可存。所以朝廷已决意必战、死战,法不容情!”
杨凌:“响
盗和白衣军用兵一直有一个共同
,就是作战凶悍狡诈,各
队时分时合,行踪飘忽,而且居无定所,能战则战,不能则避,所以朝廷官兵无法实现击其要害,行雷霆一击、一鼓而平。
如果各都消极应付,等到北方的反贼趁势坐大,那么天下所受的伤害将更加难以估计,不这样
,有几个人会有那么长远的目光呢?
杨凌徐徐踱到大堂正中,德州是贯穿南北西东的通要
,商贸发达,税赋丰厚,所以设有地方官府,但是这里同时也是驻兵练兵的重要城池,此地一直以军事
制为主,这座府衙就是德州卫指挥使官衙,大堂甚是宽阔。
而且,他们的资全
是劫掠而来,
众大
分是裹胁的
民,朝廷大军一旦围剿,他们可以毫不犹豫的抛弃所有的辎重、战
,甚至被围的小
队,然后逃之夭夭,伺机又卷土重来,如同豺狼野狗,逐之不及,避之难防。
随后杨凌凛然立起,说:“本国公先来说说目前的局势,然后再宣布朝廷的剿匪、安民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