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三十七章(2/3)

偏偏国人又找上了门!

所有的麻烦都集中到一起爆发,寺内正毅十分清楚,自己的首相位置,就快到了。早知,留在朝鲜收拾烂摊也比现在

历史和日本人开了一次“恶劣”的玩笑,玩笑的结果,是致命的。

看到上面的内容,李谨言的睛倏地瞪大,不怪他惊讶,基洛夫竟然取代托洛茨基,为布尔什维

至少在朝鲜他能杀人。在日本,派军队也不能把--暴--动--的人都杀死,更不用说找上门的国-鬼--畜!

山县有朋本想推举曾两次组阁的西园寺公望,结果被西园寺推辞,推举平民,同样有立宪思想的原敬组阁。

横跨北冰洋?恐怕没到俄国,船上的日本矬就先被冻死了。

大本营的回复迟迟不到,朝鲜国内的反抗运动却愈演愈烈,连被囚禁的前国王李熙都动作频频,好像压不再担心长谷川会把他的砍下来当夜壶。

国外的问题却比国内的问题更棘手。

李谨言接到情报人员发回的电报,并没太多的表情,看过之后,将电报纸折好,说:“哑叔,派人给司徒茂送个信,尽快脱吧。“

“俄国那边有消息吗?”

朝鲜的局势,日本国内的形势,加上咄咄人的国,寺内正毅终于撑不住了,在九月底,以患病为由辞去了首相职位,撂挑了,也不下去了。

“要么让我们吃饱肚,要么就推翻政府!”

罢-工和游-行让刚刚有些恢复的日本经济再遭沉重打击。照此下去,别说还清英国的贷款,重新染指华夏,恐怕未来三十年内日本都要在贫困中度过。

事了,一定事了!

“寺内是胆小鬼,我们不需要胆小鬼的首相!”

就在寺内首相为发生在菲律宾的沉船事件忧心不已时,日本国内也不消停。

哑叔取的纸笔,写了一行字,递给李谨言。

不过,此时原敬内阁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至少,持续了两个多月的国内运动终于有了平息态势,日本政府面临的最严峻问题全转向了国外。

内阁本计划借俄国革命,利用协约国的兵西伯利亚,没等第十二师团上火车,就闻听华夏和苏俄政府签订了《乌兰乌德条约》,小半个西伯利亚落华夏人的袋,彻底堵死了日本人从东西伯利亚俄国的路。

“混账!”

原敬的上台,代表着日本政府对“民主”的一妥协,也让民间对政府的反对声低了一些。可惜好景不长,这位日本第一任平民首相,没有完成他的政治夙愿,任期没有结束便被暗杀。

寺内首相气得摔杯,不能兵西伯利亚,就不能借拖延对英的欠款,也没法向其他协约国成员借款。此刻的大不列颠因长期战争国库亏空,减免日本的欠款?不成倍的加利息就不错了。

当初日本为占领朝鲜,无所不用其极,打败北洋师之后,更是气焰嚣张。如今角对换,只因华夏政府的一次声明,日本人就日夜提心吊胆。

寺内以为朝鲜的烂摊比日本面临的严峻问题好理,长谷川却已经要抹脖上吊了。

“国内局势,必须如此。”

华夏人会允许日本人从自己掌握的港登陆?想都不要想!

朝鲜暂且不论,国人是那么好打发的吗?

海军大臣得知舰船航就到不妙,只能抱着侥幸心理,希望国人的动作不要那么快。但一连几天都没见到巡洋舰归来,他的心沉到海底,手脚冰凉。

“无能的支--那--人得到了大片的领土,我们连大米都吃不到!”

偏偏此时华夏政府又发表声明,宣称对朝鲜事态十分关注。嘴上说说倒不要,长谷川总督担心的是,华夏是否会趁机兵。

长谷川好致电国内,通篇只有一个意思,华夏兵,朝鲜这兵力肯定是撑不住的,怎么办?!

自从内阁下令在朝鲜下死力刮地,朝鲜国内的反抗运动声势越来越浩大,八月间,反抗军还曾打到汉城外,城内也爆发了起--义,第二十师团和从平壤撤回的第十九师团拼尽全力才将起-义-镇-压下去,打退了反抗军。

虽然日本没有正式“放弃”庚赔款,但英国人把海关都移给了华夏,日本再蹦也没用。

被激怒的白隼伸锐利的爪,不沾血,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日本的一只脚已经踏泥潭,另一只脚陷去是早晚的事,没有必要再和这帮矬搅合。很快,他们连哭都哭不来了。

如果朝鲜总督长谷川好得知寺内正毅的想法,不知会作何想。

小纯情 猛女霸

群岛附近调查沉船事件。

自八月起,从北海爆发的抢米运动再次升级,东京大阪等地都现了米铺被抢,米商被殴打事件。动警察,人群非但没有被喝阻,反而和警察发生了冲突,到九月下旬,工人也加来,罢工事件层不穷,大量的工人和农民走上街和警察对峙,反-对-政府的言论屡禁不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