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友也会心寒。没有人会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个随时出卖自己合伙人的政客身上。
“子墨没有说这方面的问题,想来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合法经营、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够了!”吴老说话的声音非常低沉,甚至已经带着不满的语气,这是他很少出现的情绪。
“能力越大承担的责任越大,想来吴老一定教过子墨吧!”院长眉头一皱,知道自己已经将吴老得罪了。但他心中也颇为无奈,作为经济大管家,他必须在维护宏观利益的考虑社会分配问题。
从宏观上来讲,兄弟公司的产品上市并不会影响整体经济。毕竟得了病就要吃‘药’,人们对日常用‘药’的需求就是硬需,对国家而言,不过是左右手互换。并且只要国家扶持到位,说不定还会将国外医‘药’公司那些昂贵的日常‘药’品从华国挤出去,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
从微观上讲,兄弟公司这种‘药’效的产品上市,最终的结果就是单品垄断。而随着兄弟公司产品目录的更新,财富从各省纷纷流向鲁省、流向兄弟公司,各省域的‘药’品企业势必萎缩乃至破产,这又是一种不平衡。
院长在会议前曾经和智囊团研讨过兄弟公司收购各省即将被淘汰‘药’厂的问题,结果被智囊团否定了。
对一个企业而言,生产集约化程度越高成本越低,管理跨度越小且越有利于管理和质量把控。大型‘药’企兄弟公司或许有兴趣,但那些遍布全国各地、规模不一、生产管理水平不一的中小型‘药’企…兄弟公司收购来做什么,以吴子墨的‘精’明,他绝对不会同意做这种事情。
更何况那些小日子过的很红火的中小‘药’厂会同意吗?我们日子过的好好的,凭什么要把自己的孩子出售给另一个企业?
那些靠着中小‘药’厂背后的区域政fǔ会同意吗?‘药’厂虽然不大,但多少是当地政fǔ的心头‘肉’,为何要出售给鲁省的企业?
就算这些‘药’厂同意,但收购时机意味着收购成本。经营良好是收购要溢价收购甚至会得罪当地政fǔ,但破产后收购就是捡垃圾。兄弟公司为何要白白付出更高的收购成本而不是等着些企业倒闭后再以救世主的身份降临?
收购绝对不是一个好主意!
如果解决了前面的所有问题而让兄弟公司完成了收购,那么就意味着兄弟公司在还没有力的情况下便已经控制了华国4成以上的医‘药’生产能力。以后呢?等兄弟公司越来越多的产品上市后,是不是以后那些支柱产品受到兄弟公司冲击而不能及时转型的大型‘药’企也要被兄弟公司收购?到时候谁来控制兄弟公司,吴子墨他敢吗?
更关键的是,院长您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