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1(2/3)

一个周末,我和乔巧下了考研班去书店买书,老师推荐了一本《当代世界政治经济》让买来背。今年又是世界局势动的一年,恐怖分猖獗,中东地区政局不稳定,拉登尚未抓住,欠揍的小日本敢向联合国耍

此为止,不必于她相貌尚好的考虑,即使浪费一时间和生命也无妨,所以下次再打电话或见面的话,聊上几句并不为过,如果没有这一考虑,我可以索把她忘掉。

在一片声笑语中,下课铃响了。

好在这个老师把控现场的能力较,知下面有了情绪,便像讨好女朋友一样,开始讨好学生,拿蒋介石和他老婆开了几个玩笑,引得众人一笑,气氛暂时轻松了。后面每讲一个知识,都由此引一个笑话,这讲课风格十分取悦学生,渐渐和学生打成一片,没有了距离。

我和乔巧报名上了考研班。

在考研班里,有个老师小有名气,在诸多辅导班招揽生意的海报上都能看到他的名字,号称押题命中率百分之八十,如同一商业电影为了卖座而请来的明星。他先了一番自我介绍,透了押题准确的原因:他和题的老师住对门,对题老师的秉比较了解,知对方关心的话题,这往往就是题的方向,而且每到题前夕,他都要去找题的老师喝酒,争取把对方趴下,好一些内幕,还经常让自己老婆和题老师的老婆一起拉家常、逛商场,询问对方的丈夫睡觉的时候都说些什么和政治有关的梦话,除此之外,他的书房和题老师的书房仅一墙之隔,题老师有每写题后都朗读一遍的习惯,却不知隔墙有耳,对门正带着听诊贴在墙上偷听,然后把各途径听来的消息综合汇总,差不多就是考试卷了。

这样一说,自然少不了掌声,学生们都以为遇到了救世主,考试通过有望了。但是后面的讲课,却让众人大失所望,差不多每页都有重,每段都要求记忆,照这样下去,辅导班上与不上并没有区别,反正书上有的都画了,还不如自己回家背。我们知考的东西都在书上,但更想知书上哪些内容不考。

自己习惯的方式,一直在家复习。直到有一天看到《北京晚报》,上面说考研大军正全力以赴备战阶段,许多外地考生已经驻北京,参加各辅导班,斗志昂扬,磨刀霍霍,势在必得。

为了不成为考研成功率的分母,我给乔巧打了电话:“现在报名还来得及吗?”

看完吓一大,我最怕这样的人了,儿什么事儿都跟玩命似的,我喜顺其自然。但既然对手都这样,我也不能无所谓了,得有所行动。

老师对此的答复却是:“没有办法,题老师喝酒的时候和我说了很多话,他老婆和我老婆逛商场的时候也讲个没完没了,我经常听到他在书房里成段成段地朗诵课本,这些信息哪一条都不能不重视,大家就多用儿功,多些时间来背吧。”台下立即发无数声叹息,怨声载

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上,就为了给自己个代,落榜无憾。

该买的书差不多齐了,就差参加辅导班了。这些班对考生是否有帮助,不好说。有人没上就考上了,有人上三班也考不上。它的作用并不直接在知识的掌握上,而更多在心理上,就像伟哥之于男人…—我始终认为这药是作用在心理而不是生理上,如果把巧克力豆当伟哥吃下去了,说不定效果会更好…—如果没有参加辅导班,就会缺乏信心,好比一个知自己有问题的痿患者,越想着自己不行,就越是不行。而如果上全了所有辅导班,不能说你是实力最的,但至少是最自信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