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六十七章公dao自然可以还清一(2/3)

从南昌回家后因常年多病,不能经常作画,加上又不会持家,生活艰难,甚至常靠向好友祝枝山、文征明俩人借钱过日。其间有著名书法家王常来接济,并娶了唐寅唯一的女儿为儿媳,成了唐寅晚年最快乐的一件事。

徐经狱后经不起严刑拷打,招认他用一块金买通程政的亲随,窃取试题给唐寅。后刑、吏会审,徐经又推翻自己供词,说那是屈打成招。皇帝下旨“平反,”程狱后,愤懑不平发痈而卒。唐寅狱后,被滴往浙江为小吏。唐寅耻不就任。

明弘治十三年(1500),唐寅离开苏州,坐船到达镇江,从镇江到扬州,游览瘦西湖、平山堂等名胜。然后又坐船沿长江过芜湖、九江,到庐山。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给唐寅留下刻的印象。在他以后的绘画作品中被充分地反映了来。他又乘船溯江而上到了黄州,看到赤之战遗址。唐寅的《赤图》即依此所画。

返回苏州,家中非常清贫,妻大吵大闹,终于离他而去。他住在吴趋坊巷临街的一座小楼中,以丹青自娱,靠以卖文鬻画为生。他在一首诗中写:“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以表其淡名利、专事自由读书卖画生涯之志。

徐经到京城后多次拜访过程政,特别在他被钦定为主考官之后唐寅还请他为自己的一本诗集作序。这已在别人心中产生怀疑。这次又听程政在考场这样说,就给平时忌恨他的人抓到了把柄。一帮人纷纷启奏皇上,均称程政受贿题,若不严加追查,将有失天下读书人之心。孝宗皇帝信以为真,十分恼怒,立即下旨不准程政阅卷,凡由程政阅过的卷均由李东复阅,将程政、唐寅和徐经押大理寺狱,派专人审理。

关于这场会试题案,记载很多,说法不一。实际上这是统治阶级内斗争的结果。《明史—程政传》云:“或言政之狱,傅瀚夺其位,令昶奏之,事秘莫能明也。”但毫无疑问,这一事件对唐寅来说是极其严重的。从此唐寅绝意仕途。归家后纵酒浇愁,游历名山大川,决心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

明嘉靖二年(1523),54岁他健康状况更差,这年秋天,应好友邀请去东山王家—但见苏东坡真迹一词中有二句:“百年半,来日苦无多,”正好动唐寅心境,他一阵悲伤,告别回家后,从此卧病不起,不久结束了他凄凉的一生。死后葬在桃坞北。嘉靖年迁葬到横塘镇王家村。他逝世后由其亲友王、祝允明、文徵明等凑钱安排后事,祝允明写了千余字的墓志铭,由王手书,刻在石碑上。后世有关唐寅的生平事迹大多是从这墓志铭中得到的。

明正德九年(1514),他被明宗室宁王以重金征聘到南昌,后发现陷宁王政治谋之中,遂佯装疯癫,脱回归故里,后来宁王起兵反叛朝廷被平定,唐寅幸而逃脱了杀之祸,但也引起不少麻烦,从此思想渐趋消沉,转而信佛,自号“六如居士,”“六如”取自《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自治一方印章“逃禅仙吏。”

唐寅三十六岁时选中城北桃坞,建了一优雅清闲的家园,度其清狂生活。桃坞原是宋人章庄简的别墅,但经风雨沧桑,早成一片废墟。不过这里景宜人,环境十分幽静,一曲清溪婉蜒过,溪边几株野桃衰柳,一丘土坡,很有几分山野之趣。第二年唐寅用卖画的钱建成了桃坞别墅。虽只几间茅屋,檐下却悬着雅致的室名“学圃堂”、“梦墨亭”、“蛱蝶斋,等匾额。唐寅一生酷,别墅取名“桃庵,”自号“桃庵主”并作《桃庵歌》:“桃仙人申晰,又折枝当酒钱。酒醒只在前坐,酒醉还须下眠。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日,园内开如锦,他邀请沈周、祝允明、文徵明等来此饮酒赋诗,挥毫作画,尽而散…“日般饮其中,客来便共饮,去不问,醉便颓寝。

唐寅仕途坎坷,晚境凄凉,以致后诗文几近散轶。明万历年间,常熟书商何君立仰慕唐伯虎的诗文和为人,不惜重金,征求片纸只字,为他搜集整理诗赋词章。将唐寅生前散较的近百首(篇)诗文阅后付梓,这就使唐寅有了第一个较完善的诗文集传世,一时洛纸贵。后来,江南著名的版藏书家。常熟书商晋也十分敬重唐寅才情为人,他在编录《明诗纪事》及《海虞古今文苑》时,又特地详细收录了唐寅生前诗文和较事,丰富和完善了唐伯虎诗文内容,为后代积累了生动的文化资料。

晋,后来还独立承担了重修唐寅墓的重任。据《苏州府志》,崇祯甲申三月十六,晋与同郡士人游至姑苏横塘王家村,因见一代才唐寅之墓荆棘荒芜,羊放逐墓

后又南行湖南,登岳楼,游湖。又南行登南岳衡山。再福建,漫游武夷诸名山和仙游县九鲤湖。唐寅由闽转浙,游雁山、天台山,又渡海去普陀,再沿富江、新安江上溯,抵达安徽,上黄山与九华山。此时唐寅中已罄,只得返回苏州。唐寅千里壮游,历时9个多月,踏遍名山大川,为后来作画增添了不少素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