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4/4)

的制片人之一,和秦小阳平起平坐,都叫制片人,王文涛则是总制片人。既然是制片人就要有制片人的权力,电视剧的运作就要按制片人的意志转移。这个剧组里头多,一进来刘亚军就发现,老板几个,谁都要听,又谁都可以不听,关键是自己要有一席之地,不然说话如同放屁,没人理。要在这个"班子"里说得起话,最关键的是要让老板相信你,反过来你得有打动老板的本领。他的优势在于在这个小圈子里他比谁都懂电视剧拍摄业务,又比谁都善于表达,所以有关电视剧运作的重大决策他有神圣的一票:在确定题材选取剧本是这样,现在确定导演又是这样。

在兜售上述理论之前刘亚军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刘亚军有自己的担心,他已经知道李成志想用洪康,他完全可以预计到,有洪康的戏就可能没有自己的戏了。其实洪康根本就不是什么圈内公认的人物,刘亚军不说只是不想揭穿魏东罢了。可是洪康是个资历颇老的导演倒是真的,老到已经导不动了,现在国内很多导演都是他的学生。这么一个老人出现在剧组肯定威望极高,他刘亚军在大导演面前算什么?怎么安排怎么指挥怎么沟通?怎么也不能让这样的导演进入剧组!刘亚军这才提出了上面的理论,正与王文涛一拍即合,王文涛就采纳了。刘亚军准备了理论当然也准备了实施方案,准备了具体的东西,也是最实质的东西,这就是要用他的人。

第一个就是决定导演。

刘亚军首推的就是他的哥们牛蒙。他的宗旨就是有钱赚首先考虑哥们,这是他做人的准则,当然,前提是能拍出个好东西。既然牛蒙有这个实力,把人推上来再说。

牛蒙,北岛电视台二级导演,算不上名导,但非常有潜力,很有发展前途,最近导的两部电视剧都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了。另外,此人对艺术执著追求,近乎偏执疯狂。

可是牛蒙其人在西海的影视圈里没一个人知道。王文涛开口就是:"什么人?导过什么戏?拿过什么奖?"

刘亚军确定了在西海没人知道牛蒙以后觉得这事好办了。没人知道就好吹,吹得天花乱坠也没人知道,不知道就是好导演呀。就胡乱吹吧:牛导在国内没拿一个奖,国外的奖全被他拿了!董事会的人反正不懂事,就让你吹吧,行不行你自己把握,拍砸了反正还有你自己一份利益在里面,量你也不会把这部戏当儿戏。

然后刘亚军又说了两部牛蒙导演的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的电视剧,王文涛也觉得听着耳熟还有印象,好像是那么回事,不过还是面露难色。

刘亚军知道他担心什么:"王总,你放心好了。牛蒙很容易驾驭,不耍大牌,老板可以直接控制,而且价格也不高。"说完,刘亚军当着王文涛的面给牛蒙打了个电话,要牛蒙明天必须出现在西海市,过来拍电视,而且口气十分强硬。

王文涛心目中也没有确定的人选,看牛蒙如此乖巧,就同意了:"行,那就是牛蒙吧。"随后跟李成志通气。就这么定了,导演牛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