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节
2
胜利餐馆里很暖和,红砖的地面,青砖的墙bi,大约五间屋大的店堂。进了门,一直往里延伸。四周没有窗子,因为它的两边也是街dao上的人家。穿过店堂,就是后面的厨房。早晨,这里是广场边上最热闹的早点店。胜利餐馆的油条和锅贴饺,多年以后,还令很多青桐人怀念。当然,现在是黄昏,李小平跟着王五月,还有高玄,进了餐馆。ma上就有声音传来:"你们来了!这边坐。"
餐馆老板唐东方,确切点说是餐馆负责人唐东方,正坐在靠近厨房的桌子边上。他yan睛上架着副古怪的yan镜,朝人看着时,yan镜总是耷拉在yan睛的下方。胜利餐馆的房子就是唐东方家的。唐东方家早些年,这是指解放前,是青桐城里还算有些名气的老字号店主。他们家开的也是早点餐馆店,那时候叫"怡和"。解放后,唐东方的父亲将店主动jiao给了街dao,成立了大集ti的胜利餐馆。唐东方的父亲被任命为主任。到了唐东方时,餐馆里人已经从原来的五个人变成了十二个人,唐东方又成了主任。唐家当初jiao房子时,jiao了前半bu分。通过厨房边的一个窄弄,往里,过一个天井,还有两进房子,那便是唐东方一家现在所住的地方。唐东方的妻子陈丽平,shen材fei胖,在餐馆里走过来走过去,像一只移动的大木桶。有时,这只木桶会停在唐东方的桌子前,问唐东方:"刚才是不是朝那个女人看了?"
唐东方只好抬起tou,干涩地笑笑,问:"哪个女人?我怎么没见着呢?"
陈丽平脸倒长得不丑,大凡fei胖的女人,都生着张娃娃脸,不单看脸,还有几分可爱。陈丽平在街dao木qi社上班,负责开票。木qi社就在庙前街往南转的城门口,离餐馆也就十五分钟路程。她有时上着班,就移回来了。唐东方少不得要说上几句,她便一pigu坐在椅子上,一边是她气呼呼地,说唐东方比她们主任还多guan事,一边是她shen下的椅子发chu"吱呀"的叫声。有时这声音会xi引顾客转过tou来,唐东方就很为难。碰上老街坊中喜huan捣笑话的,就会凑上来问:"唐主任哪,这大上班的,怎么就像晚上在家里一般哪?"
唐东方的脸ma上红了,陈丽平却大方地往前一蹭,笑声立即dang满了餐馆:"怎么?你看着yan热了?哈哈。"
餐馆里人并不多。胜利餐馆的主要业务是早点和中餐。早点对付的是城里人,中餐大多对付的是乡下人,当然也有些单位的业务用餐。不过,王五月他们,却是这店里的常客。王五月是县一中的政治教师,现在正跟鲁田的姐姐鲁萍谈着,李小平也是因为了这层关系,才认识了王五月,继而认识了高玄。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相亲的时代,特别是在小小的青桐。很多事情被禁锢了很多年后,"哗"的一下子放开了,就像着了魔法的口袋,一打开,就让人从yan到心,豁然一亮。当然,更多的人,只是悄悄地gan知着生活中的丝丝缕缕的变化。比如早晨,青桐的菜市场上,jiao易的人增多了。许多从乡下来的农民,挎着篮子,加入了卖菜者的行列。粮食价格正在放开,十年前,不,五年前,还gan到吃jin的大米,在城里竟然不断地堆积起来,包括油料,还有猪rou。虽然菜市场上,猪rou还得凭着rou票,但事实上,这rou票已经是名存实亡。稍稍偏一点的巷子里,猪rou颤动在rou案上,要多少切多少。温饱问题解决后,小小的青桐城里,又会涌动chu什么新鲜的事wu呢?
服务员李婶拿过来一瓶青桐米酒。胜利餐馆除了唐东方和两个厨师,其余都是女的,而且都是上了年纪的女人。这上了年纪,也不是说年龄很大,只是四十岁以上。年前,街dao上曾安排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过来,ying是被陈丽平给气走了。那小姑娘后来到了理发店。这是农技厂的叶逢chun说的。叶逢chun也是王五月的朋友,且是大学同学,同校不同系。王五月学的是政治,叶逢chun学的是wu理。分pei时,叶逢chun因为是家里唯一的儿子,ying是被他当农技厂厂长的父亲给弄了回来,且安排在农技厂里搞技术。农技厂是经贸委下属的国有企业,效益不错,甚至比一中还好。叶逢chun有时候也到胜利餐馆这边来,同王五月他们这几个单shen们喝酒。那个小姑娘刚来时,叶逢chun正好赶上了。叶逢chun说那姑娘长得不错,看样子也还有内涵。可惜只过了三天,他们再来时,姑娘走了。叶逢chun闷着tou喝了三两白酒,从第二天开始,整整用了半个月时间,还真的把姑娘给找着了。姑娘姓于,叫于洁,二十二岁,比叶逢chun小两岁。这以后,叶逢chun竟然很少到餐馆来了。
开了酒瓶,高玄将hua到额前的tou发向上掠了一下,这个动作,乍看起来,很有些女人味,但在一个男人shen上,就觉得有点…李小平却很喜huan。他不是单纯地喜huan这个动作,而是喜h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