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节(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五节

5

李小平把窗子关了,夜里,青桐城静得像一只陶罐。已经是十二点了。要是在十五年后,十二点的青桐城,街dao上到chu1都还是行人。路边的红棚子里,还正沸腾着啤酒和激情,但这是1986年的青桐。学校刚刚开学,夜se里,老樟树黑漆漆的像一大团nong1墨。李小平又将青桐文学社的章程小声念了一遍。在章程的第一段,他就写dao:

青桐文学社是青桐城一切文学爱好者的集ti组织,以发扬中国文化、追求自由、探索真理、提高人生为目的。

青桐文学社qiang调文学xing、现代xing和先锋xing。

这两小段话,虽然文字不多,却足足hua了李小平两个晚上。上周,王五月、高玄、叶逢chun和李小平一dao,开了个文学社成立的预备会。到目前为止,联络发展的会员,已经有三十多人了。其中师范的老师和学生、一中的老师,农技厂的几个中专生,包括去年刚分来的两个大学生,也都积极响应。文学社的名字,就定了"青桐"。在确定下来之前,高玄还提了另外一个名字:一切。王五月觉得有点太形而上了。虽然这正是一个形而上的年代,但在青桐城,还是要有点地方特se。青桐文化与时代文化,必须走向rong合。最地方的,也就最全国的。叶逢chun认为王五月的提议有dao理。李小平也不反对,"青桐"就叫定了,但是,折中了一下,文学社的刊wu暂定名就叫"一切"。"现在全国到chu1都是文学社,都是文学刊wu,我们必须有特se,有自己的观点,有理想。北岛说"我不相信一切"。就叫"一切"好!也算是与最前沿的思chao联系起来了。"李小平甚至想好了"一切"两个字,要用nong1重的mei术ti,cuying地印在封面上。那样才有冲击xing,才有力度。

名字敲定后,王五月安排由李小平来执笔,草拟一个青桐文学社章程。必须是要有组织的,没有组织就成了散沙。青桐文学社要成为青桐城里最有影响的民间社团,因此,必须规范。李小平也是循着这个路子,苦心孤诣,并且在动笔之前,反复地读了十几本从高玄那里带过来的各地的文学内刊。他首先想到了先锋xing,然后想到了自由、真理。他以为:他的思想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北岛诗歌的影响。他不像王五月,还有高玄。他们更多地关心的是哲学,是mei学。特别是关红兵,基本上沉浸在哲学的圈子里了。用关红兵自己的话说就是:"神经质。是啊,神经质。这是一个神经质的年代,神经质就是哲学!"

一个神经质的年代!哈!

李小平将章程放进chou屉里,开了门,夜se立即扑上来,把他整个地裹了。他下了台阶,竟然听见一两声从墙角落里传chu的虫子的叫声。"昨夜寒蛩不住鸣,起来已三更。"他想起岳飞的词。这词里有一缕凄切,yin一遍,心里竟也有了沁凉;接着,就有了一丝无由的gan伤。李小平想起了范玉,此刻,同一片夜se里,范玉不知dao是否正在梦里?她的梦里有过李小平吗?如果那是爱情,为什么在刚刚拉开门feng时,就突然永远地关上了呢?李小平伸chu手,夜空中竟然落了一颗lou珠。他用手抹了下额tou,夜啊!

回屋睡觉,李小平大脑里总是范玉的影子。凌晨四点,他起床写了三行诗:

我不相信,你已离开。

离开的只是你的影子,守望着的

永远是我的爱情!

天亮时,李小平才睡着。等到李长友叫他时,学校早读课的铃声已经打过了,好在上午李小平的课是最后一节。这样,他能不慌不忙地洗脸吃饭。到了办公室,签了到,他便拿着昨晚上弄好的文学社章程,直奔一中。

王五月上课去了。

李小平待在王五月的房间里。王五月的房间里,除了床,便是书,别无长wu。平时,他的房门总是敞的。李小平坐在桌子前,翻看着王五月的笔记本。王五月是个有思想的人,这小本子上,到chu1都记着他平时的所思所想。比如:世界正朝一个不确定的方向前进,个ti正在复苏,而普遍的群tixing正在丧失。还有:爱情不仅仅是一zhong占有,最大的快乐在于对爱情本shen的追求。在笔记本的扉页上,王五月用ruan笔写着:世人皆醉我独醒!下面是他的笔名:独醒。李小平看着这两个字,就像一个忧郁的失眠症患者,在漆黑的夜里无望地仰视星空。他觉得自己也得有一个笔名了。在师范时,他有过,叫怀玉。那是他在校报上发表第一首诗时用的。意思自然是再明白不过。那时,范玉还在校内。可惜一语成谶,不久,范玉就真的成了他的怀念了。现在,再用这笔名,太幼稚了,也太青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