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章别人介绍居思源时总是会捎上(6/6)

中就有:“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当年,大家都觉得钱参商这名字取得有诗意,而且很有一种时光匆促、人生须臾的感叹。老藤椅有时光的痕迹,居高声自远也是取自唐诗,应该是骆宾王的《蝉》,下一句好像是“非关藉秋风”都好,都好啊,显示了江平的文化底蕴。但同时,居思源也感到这样的三个意见领袖,绝对不会是一般的意见领袖。他打开网络,查了查这三个人的相关帖子,他一直读了一个下午,许多帖子都可以称得上是“真知灼见”他甚至想让马鸣将这三个人请来,好好地深入地谈一谈。但显然不合适。那是民间的,民间有民间的规则,你不能用官场的规则去强求他。

他也注意到了老藤椅所发的一个帖子——《新市长来了江平会走向哪条路?》

这个题目有点大,似乎有些标题党,但网络就是这样,意见领袖知道如何一开始就吸引人的眼球。网民的讨论也十分活跃,就下一步江平怎么走,无外乎三大点:首先要团结,其次要发展经济,再次要体现江平特色,还有就是要打造清正廉洁的政府。居思源看着,忍不住就用自己的网名“老报人”回了个帖子,提出:“讨论十分有必要,相信对新市长的下一步政府工作会有指导和帮助。但是讨论还应该深入,要在如何发展经济,尤其是特色上提出切实的意见。对于打造清正廉洁的政府,这是老百姓的期望,也肯定会是新市长的期望。”

下午六点,居思源发了这个回帖,晚上十一点,他看到了老藤椅就此回复的帖子:“此帖十分有意义,疑似新市长手笔。如果是,向新市长敬礼!这是最好的开端。”

他没再回帖。

国庆长假前一天,居思源参加了由市委宣传部、文化局等部门举办的国庆文艺晚会。他到剧场的时候,七点五十分,离演出开始还有十分钟。这是他的习惯。提前十分钟到场,但绝不过于提前。当然也绝不迟到。他和徐渭达、程文远并排坐在剧场的第三排,前面是安排好的学生方阵。演出结束,他和徐渭达上台接见演员。徐渭达给他介绍说:“这是文化局局长叶秋红。”

“居市长好!”叶秋红很大方地伸出手,居思源握了一下,手温热,也细腻。

他点点头。

这女人看起来也就四十岁挂边,长发,明显烫过,灯光下有些微黄。脸色倒也白净,但有点疲倦。她站在居思源边上,同演员们集体合影。合影完了,徐渭达问居思源:“长假怎么安排了?”

“回去待两天。反正这边还才开始。”

“好,等马上工作全部接手了,想回去都难。即使回去了,也大概就是蜻蜓点水。回去陪陪小池,还有老爷子。”

“是啊,是啊!”“不过,长假中间也许还得请你过来。可能北京有一批江平的老乡要回来,到时你得出面。市长嘛,不出面不好说。”

“渭达书记在,就行。”

“那不一样,哈哈,到时我让办公室通知你。”

程文远跟在后面,大家往外走。叶秋红跑上来,对居思源道:“居市长,难得今天这么多领导来指导,我给演职员们安排了夜宵。几位领导能不能出席一下,也算是给他们鼓励鼓励?”

“这…”徐渭达掉过头,对居思源说:“我还有事,这,思源市长参加吧!文远同志也参加一下。”

居思源没说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