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育局长李长江,普通老百姓没有这种权力,但不少人却有另一种权力:职业权力。于是,出现了一种社会现象:权力泛化。
权力泛化的产生,后世尤为严重和泛滥成灾,除了人们认识方面的原因外,还有非常现实的原因。
现实中有两种公共权力。
地位(职位)权力与一个人所处的地位(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有关,衡量权力的标准是地位的高低。地位高者权力大;反之则权力小。权力与权力之间是垂直状态,也就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肖子鑫虽然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县委办副主任,然而他的权力范围和能量不可小视!
这也是他到哪办事都好使的关键所在。
而另外一种职业权力是利用自己因职业而掌握的那一部分资源(某种生产资料或者生活资料、某种机会等等)去支配或者控制他人,这种权力不是被授予或委任的,而是自封或自居的。
它不依靠发布命令或者否定性的裁决来使另一方顺从,而是凭借对资源的控制和掌握来迫使对方就范。它们之间没有大小可比较,表现为一种水平状态,在悬圃县那就是遵循着一种古老的“等价交换”的原则。
官高权大,若作恶,对国家对人民的危害极大,影响极广,这是事实。但那些处于关键位置的小人物,官阶不高,有的甚至没有官阶,却掌握着许多人急需的价值,如果把职业权力发挥到极限的话,其危害也不小。
当然了,这里并不是说肖子鑫或者李长江有多么坏,而是权力泛化、职业权力、地位权力以及特权,曾经统统被称为“不正之风”
正常权力有几种附加值:
垄断性。是对价值的垄断;这种垄断不是商品经济意义上的竞争,而是凭借着行政权力或者职业权力而生的垄断,其中又以凭借行政权力为甚。
神秘性。也即通常所说的政务不透明,不公开。
随意性…
这三种权力附加,与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某些弊端、社会调控体系、法制不健全等等是联系在一起的。自然而然便形成了一种古怪的所谓滥用权力这种社会风气与大环境,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三种权力附加在作怪。
这三种权力附加的存在,又必然会引起各种**现象。首先是权力附加与权力附加的交换。
在权钱交易中,一方付出钱后,权力的运用权就出现了暂时的或者部分的转让。奇怪的是,权钱交易中的权力,所起的作用与贸易、投资中的资本有极其相似之处。以权谋私,就好比以权力作为资本进行赚钱。
肖子鑫翻找着桌子上的文件,李长江一见,起身说:“肖主任,那你忙吧,我先回去了。”
“好。”
肖子鑫起来送他,到门口,对走到门外的李长江说:“谢谢啊,有事你说话。”
李长江不好意思地回头道:“呵呵,别客气啊,肖主任,应该的,我走了哈。”
肖子鑫点头,回身关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