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百一四章钓鱼上钩(5/5)

他本人就是靠做这行发了财,也犯了事,在一个小饭店里,于涛只是听那人和他的朋友胡吹,心里并沒有想法。

现在,他们也成了“朋友”

事实上,他主意已定,只想赶紧从各大报纸杂志广告上寻找到自己的出路,小饭店位于一条街一个色彩纷呈的滨水区,窗外就是滔滔的珠江,江边大大小小的船只,构成了广州市特有的一道风景,东北老乡的吹嘘一阵阵送进于涛的耳朵,渐渐就引起了他的兴趣。

是啊,千里迢迢跑这里來遭这份洋罪儿,不就是为的藏身挣大钱嘛,如今大钱沒挣到,就这么灰溜溜地呆着,有什么面子可言。



与此同时,于涛根本不知道抓捕他的江林警方目前已经到了广州市,正在为寻找他的蛛丝马迹暗暗下功夫。

沒有个“抓头”儿,广州市这样大,周边卫星城市这样多,要想在数千万人口的大都市查找到犯罪嫌疑人于涛,无异于-大海捞针。

张海山队长和费永生副队长研究后,决定改变思路,多穿插犯罪嫌疑人于涛的心理因素和思路,在关键环节上要以快制胜,定位准确,反向思维,进行推理和研究,不能让他牵着专案组走,必须扭转过來,让专案组牵着他走。

怎么扭转。

苦苦思索,集思广议,突然眼前一亮:上报。

是的,上报纸,登广告,于涛如果真在广州,他必定急于寻找落脚点的同时寻找好的工作,结合前期分析他极有可能选择酒店这一环节,他必定天天注意那些浩如烟海的大大小小报纸上的招聘广告…

哈哈,思路开阔了,眼界也豁然开朗。

专案组也有小能人,每天审案把卷,写长篇大论也许还欠点火号,弄份常见的广告可是手到擒來,很快在张海山、费永生的启发下,大家的紧张情绪放松下來,半真半假的哄笑中,七嘴八舌,你一句他一句,简直就是在为犯罪嫌疑人于涛“量体裁衣”式地制作“招聘广告”

什么有酒店管理经验啦、什么接受过高等教育啦、相貌啦、年龄啦、特长啦,甚至体重啦等等都有了…

然后,通过当地警方与广州市一家很有名气(有名气才有足够吸引力)的coco娱乐俱乐部取得联系,对方很爽快,愿意按照警方定下的“招聘条件”和理由不动声色地全面配合。

不料,万万沒有想到的是,整整一天过去了,广告登出去了,酒店也做好了“招聘”这个“特殊人才”的准备,于涛竟未露面。

两天过去了,仍无踪影。

怎么回事。

尽管大家为于涛“量身定做”招聘广告的时候,充满智慧、希望与信心,然而,只有钓饵勾上这条大鱼才算成功,这时候,经过几天几夜的工作,专案组已经明确侦查到于涛此刻就在广州市,他又急需要钱和体面的工作,为什么却迟迟沒有上钩露面。

难道这个狡猾的家伙真的嗅出了什么不祥之兆,还是…另有原因。

不得而知。

是不是广告有什么破绽,还是吸引力不够大,反复琢磨,都不像。

又不敢贸然改变计划,只有耐心地苦熬苦守下去。

这时作为指挥员既耐心,也信心,对于自己充分考虑制定的计划有多大把握,信心多大,成功的可能性也许就会有多大,张海山和费永生一方面叮嘱大家每天注意各方面的动静,一方面也暗中加强了对coco娱乐俱乐部的监视力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