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胖子老谢团伙就寻衅滋事0多起,打伤无辜群众20余人,砸毁公私财物7万余元。他们一干小弟也跟着享受了一把,好不快活,这年头儿不这么混,怎么混?
当然了,沙疯子出狱后这么干,够疯狂。如果不是后來惹毛了警察,躲避警方抓捕,沙疯子和胖子老谢绝不会跑到省城去承包什么鸟工程业务,要是不承包那工程业务,恐怕再抓进去坐几年大牢也不至于出大事,至少,沙疯子不会见识到究竟什么叫黑社会?
更应该不会把命意外丢在了外边。可是偏偏就这么巧,好象后面有小鬼催着似的。
不过话说回來,不是什么人都能在省城揽到工程的,这个不用大话解释…
官场、朋友、关系什么的,通过这件事,怎么着也出了沙疯子不仅在省会,即使是省城也具有一定的人脉和社会活动能力吧。
只可惜,后來好事多磨,沙疯子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年最终钱却沒赚到手,反倒命丧黄泉,意外了此一生。当然了,这是后话。
这么,这里大话不妨感慨几句,许多事情,來真的是命中注定,不服不行。
…
大话忽然想起一个流传在省会的瞎话。
讲沙疯子后面差点丢命这故事之前,大话不妨先讲段瞎话吧。
传说有这么件奇怪的事,真假无从考证:省会西边一个农村,有个老太太有2个儿子,长大后跟堂兄弟一齐出外打工谋生去了。过年时,几个大小伙子都回來了。据说他们试着干了很多行业,苦沒少吃,罪沒少受,都干不下去。他们回來跟老妈感慨万端说:“穷的穷、富的富,哪一行都干不下去。”
“那你们想干点什么?”母亲问。
“只有一个行业无本求利,有搞头儿,那就是地痞流氓的行业,名声不好,但有饭吃,我们就干这个吧!”儿子们说。
母亲仔细一想:“那你们一出事,人家不就知道是我儿子了吗?”
儿子们说:“不要紧,我们去做业务时,都有措施,人家就认不出來了。”
母亲想了想,唉!叹口气,含泪同意了。
儿子们脸上带着兴奋,出门混社会去了。
从此,大千世界中又多出了几个舀自己的命和别人的命都不当回事儿作恶多端的小混混儿。
这个故事,或许是坊间哪个有编故事才能的哥们杜撰的,不足为信。不过,倒是跟沙疯子后來去省城混的遭遇有几分相似。这是他们哥几个的幸运还是悲哀?也或许,这故事的原型真是省会乃至省城黑社会最初起因的一些因素吧?
大话不确定。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大话认为:跟着沙疯子前往省城混社会的小弟----地痞流氓们,绝大多数当初应该都是由原本善良、勤劳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民二代,沒权沒势,太穷,由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原因慢慢下水的…
就如上述老太太的几个儿子一样,一些拐点让他们不幸变成了所谓的“两劳人员”衍生出來另一个隐秘、粗野、残暴的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