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伊琳是空白?我觉得她就是一漂亮姑娘啊,平时也没发现有什么变人的潜质啊,怎么说着话就成空白了?
幸好还有肯收我咨询费的一小撮,这几位要么刚从外差回来,公而忘私过家门不
被我在办公室门
逮到的,要么就是平时不上网不聊天不钻业务与世隔绝孤陋寡闻的那
…总之,没听说过这件案
的就对上了。
原因很清楚。我告林曼琴剽窃一案目前轰传长川,碰到的大分律师对此案都知
得比较详尽,这些人全
很
脆地拒绝我,连我送咨询费的机会都不给。当然,他们不可能真的SB,更不会
风亮节嫉恶如仇到了跟钱都有仇那程度…他们就认为我
本是在诬告,我在一审时提
的证据和
审时的白痴表现在长川市法律界已经传为笑谈,没人愿意跟这样的垃圾(还有多的修饰名词如无赖什么的此
略去)
同谋去诬陷林曼琴这个显而易见公认的清白人。甚至有几个律师还直接恐吓我说,林曼琴应该提起反诉,跟我打一场刑事附带民事的诽谤官司,其结果完全可以让我赔上一大笔名誉损失费,然后去坐牢。几位律政俏佳人的鄙视让偶特别伤心,伤心了一整天。人说最难消受
人恩,偶说的是
人的鄙视更加难以消化。
绝大多数的律师都是持上述态度。
因为首先我没有任何足以证明自己是书作者的合法有效的证据。哪怕有个文字上的底稿都算数,有个那玩意还可以给专家什么的凑合着辩认啊对比啊地分析一番,虽然结果不一定有效,至少到了法还可以蒙一蒙法官,赌上把手气。可是我的小说稿在电脑里,所有修改和涂抹都不着痕迹,或者说有痕迹也都让PU给送回收站了…由此可见,先
的科技产品不一定每个时候都是好的,早知如此,还不如扯只
笔来写稿。
然后呢,就是没人知我写了这么一小说,我这书好象就是天上蹦下来的,直接就
了人家的
袋里。当然我提到了伊琳,可是这一提更让我郁闷…我问到的8个律师里,三个人立
作日理万机状顾左右而言他,拿了咨询费还不帮我
主意;两个人翻着书东找西找的不再搭理我,好象明天就要上法场去考大学;还有一个貌似厚
的打电话给同行喂喂喂地问了半天,最后把自个也绕
去,痴呆了;上
年纪的那位老律师更夸张,听过问题就不再说话,我以为他在闭目养神,上前一招呼才知
已经大脑充血中风偏
了。最后还剩一律师侥幸存活下来,有
恐怖地告诉我说:伊琳这问题是个空白,法律没条文,不知
怎么算。
咨询费没白,这几位律师拿了钱,至少给了我一些很好的忠告和建议。他们的忠告是:我这官司
本没必要打,没人会接,因为赢的可能为0-…哪怕是百分之零
零零零零…的安
概率都没有;建议是让我哪边凉快呆哪边。
他妈SB,居然送钱不要,真正达到了一正气两袖清风的境界,好象共产主义提前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