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76章常务副县长(2/3)

回到县里后,他私下对人说:“暴发有什么不好。至少是发了财。总比以前的穷光要好得多。孙书记这是夸我们,是肯定我们的成绩。”

幸运的人肯定不是薛华鼎一个人。看到下岗工人一个个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朱贺年和田国峰也是天天都是笑容满面的。虽然今年的财政收并没有增加多少。几个项目都还于免税阶段,但县里的神面貌为之一变。

这让市里的领导有尴尬,也让其他县的领导有不服气,昌宜县的一个副县长也喝了一,说:“什么,又不是你地本事。没有薛华鼎。你们啥也不是。你看看你们那些新项目,基本上都是薛华鼎一个人撑起来的。他门路宽,要钱有钱,要项目有项目。有了他,就是傻瓜也可以把经济搞起来。嘿嘿,…”

许昆山现在的工作一下从推销产品为主变为组织生产购置原材料为主了。为了购买到足够的光纤,他甚至多次国。

其实长益县能在短短半年的时候一下翻了,主要是长益县以前的工业基础太薄弱,工厂太少,下岗工人不多。

移动基站的数量猛增,每个基站都至少需要一组24节蓄电池。在电信行业本就有门路的无线电二厂生产的蓄电池供不应求。这条生产线才完成,许昆山又计划在安华市再建二条蓄电池生产线。市长等人自然大喜过望,梁燕他们的计划书才提上去。市长就带着工商、城建、税务、国土、银行和区委区政府地相关人员上门,行现场办公,为他们解决生产扩容的问题。

表现最兴的还是三季度市里召开的一次全市工作会议上,朱贺年在会上了典型发言,发言的顺序还在醴县王书记的前面,算是大大地气了一把。

97年对薛华鼎而言真是一个幸运年。

一下,长益县破天荒地解决了几乎所有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甚至不少安华市的下岗工人也往长益县来。还有一些长益县的农村青年也被招收了不少。

宴席散了之后,朱贺年被市委孙书记喊过去刮了一通胡,让他了一番检查才放过他。不过。朱贺年不以为意,对孙书记骂他是爆发,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这一方面是因为许昆山的活动能力、门路广。另一方面确实是光缆太张,买不到。

朱贺年大笑:“哈哈,问题是你们县没有薛华鼎,你们只能。”

除了蓄电池的需求量猛涨,光缆的需求量更是节节攀升。因为生产光缆的技术比生产蓄电池要求的技术多了,所以光缆厂地扩建和新建都比蓄电池地扩大生产要困难地多。许昆山在福江省的光缆厂现在是供不应求,各地电信企业地订单如雪一样飘然而至,订单已经排到9年,很多单位甚至提前一年就把定金打了过来。

那天晚上聚餐,朱贺年实在是忍不住喝酒喝了一。当着市里地领导和其他县的同僚:“哈哈。你们没想到吧?我们长益县是一个穷县不错,但现在市里的下岗工人都要到我们县里找工作。怎么样?不敢再小瞧我们长益县了吧?我告诉你们,等我们晾袍乡的农产品加工上来之后,我们的日就更好过了。”

除了事业上顺风顺。薛华鼎还有另一件私人喜事:许怀了。

除了这几件好事,陈科那个停电宝组装线也扩展完成,一百多个就业岗位虚位以待。

朱贺年、田国峰现在到市里开会都是昂着,隔老远就敢向市里的领导和其他县地领导打招呼了。声音洪亮底气十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