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93-500章(6/10)

亲更是拒绝别人地拉拢好多次了,人家可是答应让我父亲和她父亲继续在厂里当厂长。而且送一成干股的。”

薛华鼎严肃地问道:“那你说了这么多,敢不敢说出这个姓王的后台是谁?”

肖经理犹豫了一下。说道:“刘平良副书记是姓王的舅舅。姓王地父亲是工商局副局长,他爷爷…。算了。那老头退休了。”

薛华鼎沉思了一会。问道:“我可以再问你一个问题吗?”

“薛县长。你今天怎么吞吞吐吐的。你是我们的领导,你想问什么你就问什么,只要我能知道的。我一定毫不隐瞒。”肖经理说道。“什么都可以说,包括我自己的事。”

最后这话就有点暖昧,她又把目光落在薛华鼎身上。

薛华鼎问道:“你很关心纸一厂,你肯定平时与你父亲交谈过不少这些事情。那我问你。你觉得这个纸厂怎么才能走出困境?”

薛华鼎以为这个问题很难,估计肖经理会思考一会再拒绝或简单地说上几条。

出乎意料地是。肖经理马上说道:“这还不简单,只要环保局不罚款,只要市场还是按原来的划分,我们纸一厂就可以生存下去。”

薛华鼎有点哭笑不得地看着这个能说会道的女子,说道:“你反映的问题我会注意地,至于排污罚款,那是应该地。是不可能避免的,除非纸厂不向外排污水。把污水全部处理好,现在没有哪级政府有权力和能力划分市场。”

“…。我知道。现在对环保地要求高,我爸爸他们也不是指望完全不罚款,只求二个纸厂平等对待。不能彼此厚薄。”

薛华鼎道:“那今天就谈到这里吧,明天我还要开会。”

“谢谢薛县长。”肖经理站起来。很客气地问道。“薛县长,你吃夜宵不?”

“不用,现在就是有点困。想睡觉,肖经理,也谢谢你信任我。再见!”

等肖经理走了。躺在床上地薛华鼎思考着纸一厂、二厂的问题。但想来想出还是没有想出什么高招,倒是一下卖掉最省事,今后只要认真监测他们的排污就没事了。

工人下岗是很普遍的事,不在乎这二个小厂。

想了一会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上午。秘书王波打电话过来。请他起床洗漱,说是现在有老干部开始进会场了。

当他们十点钟赶过去地时候,还有一些老干部没到,但县里的几个副职都到了,正在和那些老头聊天。看到薛华鼎进来。里面的人都热情地和他打完招呼,薛华鼎也客气地回应着,与所有的老干部都握了手。并祝贺他们新年快乐。

他才坐下,县委书记傅全和带着秘书也笑着过来了,也是热情地问候和新年地祝愿。

十点二十分,所有答应来地老退休干部总算到齐。薛华鼎还见到了老熟人崔主任。二人高兴地谈了好一会,这才各自就座。

老干部座谈本来就是很随便地说几句话。先由薛华鼎汇报一下97年一年的工作情况以及98年的打算。然后是“虚心”地老干部们批评指正。

老干部们一边喝茶、吹水果、抽烟。一边夸赞着现任班子的成绩,也间或指出一些情有可原地不足,大家都是谈笑风生。

因为薛华鼎才过来,又很年轻,是以不少人说着欢迎的话。赞叹的话,当然。也有人故意装着严肃的样子,请薛华鼎放心工作,不要做错事。如果做错事他们会毫不留情面地指出来。

薛华鼎自然高调地表示接受老干部的监督,他表态一定会认真工作,谨慎做人,不辜负全县人民群众的期望云云。

不过。随着谈话地深入。不少退休老头地“参政”意识就开始抬头,开始对县委县政府地一些做法表示出不同的意见。或者提各种建议意见。

一年也就这么一次对县领导指手画脚地机会,大家能不“珍惜”吗?

整个谈话也开始进入不少人期待的高潮,当然。这些老干部也知道自己地份量。知道自己现在不在其位,不应该指名道姓地批评谁,他们基本上只是就事论事。问题尽量不往具体地人身上引。

一个老头说道:“改革是大势所趋。我们浏章县已经也不例外,我等了这么久地时间。我怎么就没看到我们二个纸厂的变化呢?还在吃大锅饭不说。二个厂一边浪费我们县里有限地资源。一边亏损,工人困苦不堪。我想请问县委县政府,在明年,不,现在应该说是今年了。在今年,我们地政府怎么对待这个问题?”

按道理这个问题应该由薛华鼎这个县长来回答,但大家地目光都集中在傅全和身上。因为薛华鼎才来几天。情况都不熟悉。他们都想听听傅全和这个一把手地意见。

傅全和尴尬地笑了一下,说道:“对于纸厂地问题,我们县委县政府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各位老领导想必也明白我们地难处,要改革纸厂存在三个致命缺陷。一是资金,二是技术,三是市场。正因为受这三个问题地困扰,我们无法对其下手。我们总不能一关了之,把二个厂地工人推向社会,二个厂地职工加起来有四百多人,这可不是小数字。”

傅全和地话显然不使各位老头满意。一个老头说道:“正因为有困难,我们理解你们地难处,所以一直在等着你们。但你们总拖着也不行吧,上一届人代会上。你们就说在四年内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我们就等了你们四年。可现在眼看就要换届了,二个纸厂地问题不但没有任何改善。反而变得更加糟糕。这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