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柔术(4/10)

人的身体,它犹如毒品。它使原本正正经经、健健康康的女孩子,变成了疯狂的妖魔。它虐待儿童,残害妇女。它使社会堕落,使国家毁灭。这是一种变态的所谓审美。它是残酷的猎奇,是嗜血的看客的兴致,是毫无心肝的对人的痛苦的平常心。难以想像,在古罗马斗兽场关门两千年后,在中国又兴起了这样的驯兽表演!公民们,父母们,兄弟姐妹们,赶快觉醒过来吧!阻止这场灾难的发生吧!中华民族再也不能用骨骼和心灵的极度扭曲来取悦自己和取悦外国人了!”

江采宁深感震惊,又哑然失笑,不禁想到,在别人看来是残酷,但在柔迷们看来却是美,这是多么不可理喻的一件事情呢?

那么,柔术本身究竟是否残酷呢?

这却牵涉到以什么样的标准了。如果按照相对主义的哲学,却又无所谓了吧。何况,这一类型的残酷看样子正在成为中华文明的时尚主流,如果大家都习惯了,也无所谓了,即便是堕落,也会被称作先进文化的代表吧。

到达南京后,一行人下榻金陵饭店。抽机会,江采宁进一步与雨洁探讨了他在列车上思考的问题。

“那传单上面说的,是真实的吗?”

“啊,没有这么厉害嘛。”雨洁讪讪而笑。“是要骗你们这些‘听’的嘛。”

“是这样的么?知道我是‘听’,你可别蒙我。”他疑惑地看着雨洁。

“千万别信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低层的家伙,没有钱,消费不起柔术,看到柔术成为了一个风光的产业,他们又不能从中得到好处,便嫉妒呗。不喜欢柔术的男人,肯定是不正常的。”

“可是,谁能证明爱好柔术的男人没有虐待倾向呢?不然为什么喜欢看被扭成麻花一样的美女?只是爱好柔术那么简单么?”

江采宁的话音未落,雨洁的脸膛上,便呈现出了一种龙卷风过境般的魔幻迷离。他急切地正要对江采宁说什么,这时,小柔却灵猫一样呼啦一声插了进来,原来,他一直在边上偷听着他们的谈话。他抢在雨洁前面说:

“应该这么说,懂得欣赏柔术的美的人,就懂得欣赏女孩子特有的美,也懂得珍惜女孩子为此所做的艰苦付出,更会懂得爱惜女孩子。我爱柔术,更爱欣赏她们练功。但是如果有人真的虐待女孩子,我和别的柔术迷绝对是坚决反对的。世上什么人都有,爱好柔术的人当中也可能有一些败类,借柔术之名干坏事。对此我们要有警惕,但他们不能代表所有的柔术迷。”

“那么,坏蛋仍然是存在着的了。但是,究竟占多大比例呢?”

小柔忽然就变化了脸色,惊诧莫名地瞧着江采宁,仿佛他是一条蛇蝎,然后,闪电一般便转身跑掉了。

“你呀,看来真的是个‘听’,怎么能这么问前辈呢?你需要多多地参加柔迷们的集体活动,自然会明白一些道理的。”雨洁责怪地说。

看到江采宁委屈的样子,雨洁其实感到的是一种由于小柔退场而带来的压抑的解除,便又亲密地对江采宁说,倒也不能一句话就把残酷否定了,那倒真的是一种美。最精致的柔术,脱胎于此呢。

于是,江采宁想,柔迷们只是公开场合讳言于此吧。

后来才从网上查到了雨洁这番话的来历。要说起来,最精致的柔术节目,是柔术滚灯了,是最为传统的保留节目,顾名思义,就是项灯翻滚,那么,柔术滚灯是怎样发明的呢?相传,唐代贞观年间,有一个叫马秀元的吴桥杂技艺人,在雨季带着全家从福建南平闽清演出,为了省钱,他雇了一条小船沿闽江顺流直下,当小船行至葫芦山一带时,江水猛涨,小船一时失控撞在了石壁上,船毁人亡,只有马秀元的小女儿马翠萍抱着一只小鼓,几经沉浮被福州的一只商船救起幸免于难。这个富商见马翠萍有几分姿色,便纳为小妾,大老婆冯氏对此十分恼火,每逢丈夫外出,她就变着法儿的折磨马翠萍,两只耳朵挂线,双手拄地跪着爬,裁缝无论用什么线都可以随便抽,耳朵拉破了灯也不准掉,手也不准扶,否则不是针扎就是毒打,为了少受折磨,马翠萍无论多苦多累都咬牙坚持,稍有空闲就认真练习,加上原有功底,进步很快,大老婆看这样折磨不了她,就又想法,让她双手、双脚、头顶都顶在地上滚,因有原来的功底,很快马翠萍就能表演了。后来富商死了,马翠萍回到老家吴桥,同一个杂技艺人结婚后,组建了杂技班,她就表演这个节目,受到观众的好评,但动作比较少,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加了些杂技动作,使滚灯这个节目更加完善。

所以说,柔术从一开始,就有着残酷的象征意义,是在沉重人生的压榨和相煎之下,所发展出来的“人体艺术”

江采宁想,对于苦痛的态度,对于如何接受它并把它升华成为美,在不同的人看来,却又是不一样的啊。

雨洁曾说“美”通常被理解为对生活的一种抽象眷恋,而每一个正常的男人,都应当无一例外的眷恋着“柔”所带来的震撼,因此“柔”是美的标准模板。而这后面,隐藏着多少“道是无晴却有晴”的复杂心态呢。

对于这样的抽象概括,可以说,江采宁还不是完全能够理解。但他已然比前几天懂得更多了。

通过雨洁,江采宁进一步了解到了小柔的身世。

小柔出身贫寒,父母早逝,是在祖母的养育下长大的。从小,便性格倔犟,不服输。上了大学后,竟然成了一个“愤青”到了快毕业时,因为恋爱的原因,患上了抑郁症,有一段时间闹得几乎要自杀,这倒有几分像是江采宁。

到了三十五岁那年,他仍然没有结婚,却忽然开悟了,到处向人宣称,说懂得了柔术的意义。

怎一个柔字了得——它使小柔把世上的一切,都看穿了。

其实,那个时候,柔术的地位还是极低的,大部分人都不懂得它,也歧视它。小柔却把自己的生命,都投了进去。

正是于此时,小柔背着人开始了柔术的练习,一个男人,又不年轻了,因此吃了许多苦,他梦想有一天也能像别人那样说出自己喜好柔术,不用再偷偷的一个人练,却这不知要等多少年。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时刻却来得如此之快,而他还仅仅六十多岁。

为了柔术,他一直未婚,守身如玉。这正是无数柔迷们向往的生活。据说,老童也是如此。

【九、人面桃花相映红】

柔术在南京这座六朝古都所展示出来的特色,便是更具个性化的服务。

客人们可以挑选自己中意的艺人,在包厢里面,作一对一的观赏。要是更喜欢,也可以与这位柔妹一块儿宵夜。进一步的话,还能够邀请到柔功高超的少女,陪同着游览当地的市容和山水。

知道了这个后,江采宁也是蠢蠢欲动,却又有些莫名地觉得勇气不足,于是便在心里说服自己:这是为了研究的需要啊,倒是可以抛下包袱的。

这样的安排,并不算在旅行的固定日程中,还需要付出小费,但相较于内容的精彩,却也是十分值得的。

这一晚,演出在著名的秦淮河畔展开,这一带的地皮,早已卖给广东和台湾来的开发商了,被改造成为了高大密集的演出场馆。

北京柔迷旅行团预定的“芳林宛”早年曾是著名的秦淮夫子庙。进去后,可见除了宽阔的金色表演大厅外,各楼层上,也分布着蜂巢一样的一个个讲究的包房。

江采宁被领入其中一间,见又与武汉的不同,房间要小巧得多,仅供两三人使用,也没有电视大屏幕和望远镜之类,与大厅,是完全分隔开的。房间里简洁地按照中国的传统方式作了布置,包括墙上贴有以“烟笼寒水月笼纱”为意境的水墨画。

空间中仅一桌一椅,可以倚躺的竹椅显是供客人使用的,而那铺着小毯的红檀木圆桌便是用来表演的舞台了吧。真难以想像人体会在如此狭小的地带变化出难以尽数的姿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