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和尚便来了。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本地的寺庙都住不下了,只好又安排住在居民家里。
我们家接待的是一位来自五台山的小和尚,名叫慧空。
慧空来了之后便每天二十四小时埋头念《金刚经》。
这时,台湾已经离我们很近了。用普通的玩具望远镜,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台中港了。
我甚至看到,在港口的一处台阶上,坐着一个一身白衣白裙的女孩子,在那里痴痴地朝大陆这边凝望,眼泪汪汪的。
乍眼看去,她长得竟与表姐是那么的相像。
难道,她也有一个表哥在海军服役么?
她表哥的军舰,也为了阻止这场漂移,而葬身海底了么?
还是表姐的灵魂,附体在了她的身上?
我这么想着,泪水便流了下来。
慧空的念经声便响了起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这令我怀疑慧空大概是偷看了《古兰经》。
【15】
又过了一阵,不用望远镜,肉眼也看能把台湾看个一清二楚了。
这是我此生做梦都没有想过的事情,现在给你们说起来你们都觉得是假的。
反正,那个时候,我便整天坐在海边入迷地观看漂过来的台湾岛。
祖国的宝岛美丽得犹如海市蜃楼,因此看上去有几分不真实。山峦像云彩,树木如大海,高楼大厦间紫霞蒸腾,车辆和行人川流不停,宛若仙槎神使。入夜以后,灯火通明,繁华无尽,犹如一个巨大的龙宫浮出海面。
但那白衣女孩却突然消失了。这使我怅然若失。
一边看,一边等待着洛桑的导弹打过来,也怀念着买海买提的地震和骆二禾的诗歌,这都是砸碎顽空的利器。可惜不知道他们现在都在哪里。
我还想到了妈妈。妈妈上课时一般不会主动提到孙权和郑成功这些为台湾回归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伟人,因为她不是历史老师,但她会经常给同学们出一些有关台湾的语文试题。比如有这样的经典一题:
下列选项中,与原文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华航飞机坠海失事,让海内外华人扼腕哀恸。此间主流媒体今天发表社论,严厉批评台湾当局迟迟不实现“三通”让206名乘客死在这种因政治因素而被迫平白多出来的旅程上,死得尤其冤枉。
社论说,机上206名乘客,大多数不是以香港为目的地,而是准备经香港转机前往祖国大陆各处。如果准许直航,他们或许就不会在这架班机上。
社论表示,主张两岸直航,有许多理由。而其中最重要的理由之一,是维护人权。民航安全的确是一个机会问题,多一次起降,多一段旅程,就多一分风险。每年约有三百万人次,皆是冒着这种风险,花冤枉钱,花冤枉时间,飞这一趟绝无必要的香港之旅。有人会因此冤枉送命,迟早也是偶然中的必然。这些冤框之旅上的冤魂,能不能向禁止直航的台湾当局申请赔偿?
A。在作者看来,华航这次飞机失事与台湾当局反对实现“三通”有关。
B。如果实现了“三通”华航失事飞机上的206名乘客中的大多数不会在这次旅行中乘飞机去香港。
C。华航失事飞机上的206名乘客中没有以香港为目的地的。
D。华航飞机失事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实现“三通”是对人权的维护。
【16】
妈妈出的试题无疑是对人类智力的极大考验。我已记不清楚当时我选择的是哪一项了。总之,在我看来,每一项都很有些道理。
我想,等台湾靠了岸,今后就无所谓什么“三通”不“三通”了。我也就可以从妈妈的题海战术中一劳永逸地解放出来了。
但就在这时,台湾突然停下来不动了。
台湾是自己停下来的。
此时,距离祖国大陆的海岸线,也就仅仅隔了那么一条小小的水沟。
水沟平均两米见宽,大步也能迈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