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但为着确定走哪一个,记者和女人发生了争执。最后,大家决定各走各的路。李小凯与记者的选择相同。农民犹豫了一会儿,跟上了女人和孩子。
李小凯和记者钻进的这个洞穴,灯火通明,壁上爬满藏文形状的地铁菌,地面则散布着破碎的碳素钢丝和铸铁管片。没有人类来过的迹象。很快,又一次出现了白色小道,蜿蜒的蛇一样,以暗示态诱惑着二人。
他们行了半天,却像耗掉了大半个人生。不觉间,便进入了一个较大的站台,但这回叫不出站名。有一排完好的广告牌,却略有变味,如未来派艺术,上面奇形怪状的商品和文字也是他们不认识的。其下有热力管和排水管一样的设施。仍没有见到失踪的机车和乘客。他们继续向前,看到了一个百米见方的甲凝环氧树脂浆液池,里面浸泡着彘一样的死尸。边上散布着崭新的光端机、控制机和通信电缆。绕过它们便又到达了一个站台,呈气泡状,是他们陌生的。
这里挤满了两三人高的地铁菌株,呈仙人掌一般的造型,千万朵叠压在一起,搭建成阴气重重的塔林,并不全然笔立,有时是缠裹回复,又像是枯萎的xxxx,青筋毕露,向上茂盛地伸出,争夺生存的空间。它们的身体上布满了晨星般的光翳,仿佛厌世的太阳转入了此间作婉转的暗燃。李小凯怀疑此处使用了由石英玻璃纤维或丙烯酸树脂塑料纤维丝一类产品组成的光传导系统。他却没有察觉到阴谋的存在。地铁菌本身,仅仅是变化中的副产品吧。
在塔林深处,在坚韧的花蕾开得最灿烂的地方,他们发现了三座不锈钢祭台,周边凌乱地挂着黄色绢带,像是厚积的秋叶。这是第一次发现人类的遗物。那些失踪的乘客,似乎到过这里。李小凯试图辨认王晶晶的物品,但是没有找到。
“大自然的奇观。”记者拍下塔林和绢带的照片,由衷赞叹。
“不,不是大自然。”
“咦,那又是什么呢?”
“是教堂的感觉啊。”
“教堂?你常去教堂?”
“不,从来不去。”
但王晶晶去的。第一次约会时,她便兴奋地告诉他,她曾去美国留学,有一段时间,精神受了极大刺激,退学回国后,治疗了一段时间,便开始去教堂了。李小凯听了后既惊诧又感动。但是,在大洋彼岸那个隐居着能预言虫洞的作家的异域,究竟是什么可怖之物造成她精神失常的呢?
李小凯的眼前,忽然呈现了投射在城市咖啡馆玻璃窗上那不知名少妇脸上的、歪斜而邪恶的教堂倒影,淤塞的心灵如古池塘被青蛙跳破,泛起了几道污浊的向往。这时,他觉得不远处有一双眼睛在打量他,浑身打了一个激灵,看过去却什么也没有。
他和记者急忙越过祭台,向深处走去。
【十三、萎缩】
这时,他们身后已跟上了一个人。这是一个鬼一样的人,却是活着的生命。他的四肢和周身,几乎没有肌肉,像是骷髅。体型也比正常人缩小了两三号,用“侏儒”来形容也是合适的。对于此人而言,大腿肌、上臂肌、腰大肌、臀中肌、骨盆带肌、菱形肌、肩胛肌都已严重萎缩,完全失去了人形。
猛然回头,李小凯还以为是异星生物呢。那家伙有些像是树藤,使人想到了进化或退化的魅惑。传说中,上一代地铁经行时,有的机车怎么也停不下来,乘客就在漫漫旅途中逐渐演变了树形人。而李小凯以前并不相信会有这种事发生。
但细看之下,却发现这人竟是投资商。记者像见到了猎物一般扑过去,却反被对方擒住了手腕,一动不能动。那人见了人,嘿嘿笑起来。
“你是谁?”记者问。
“乘客。”
“不,你是投资商。”
“不,我是乘客。”
“那么,是与列车一起失踪的乘客吗?”
记者的思维转换得飞快,马上以诱导的方式提问,仿佛要迫使眼前的怪物成为其故事中的元素。李小凯不禁也想,也许真是乘客中长得相像的人吧?变形了,便认错啦。或者,是自己的残留幻觉尚未彻底破除。投资商那样的连政府也要奉为上宾的亿万富翁,毕竟难以与萎缩的现实相联系啊。
“是啊。当时,正要开往‘桃花岛’呢。”投资商/乘客说话的嘴形十分恶心。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记者这时已挣脱出来,变魔术般掏出了袖珍录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