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但是,那毕竟需要时间。而且金属的缺乏使任何装置都难以出产,没有接收者还是无法接受外援。因而在所有的方法当中,制造出一个人类文明是最为简单可行的方案。
是的,制造人类。
这样做,丝毫不是为了赞美什么造物主。
这样做,四维世界的观察者就能够发现一点东西了。
谁说文明进入纯机器时代后就丧失了进取意识?意图突破空间限制的氢爆信息正是昭示这种意识的一声呼喊。
【6】标准0计时后1。1001×109小时(又过了约10年);银河系边缘某行星
物质的这种形态哈尔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了。
哈尔仔细地端详着他们。如果有人注视那道目光的话,还能发现其中充满了慈爱和柔情。
一个刚毅挺拔,身体矫健;一个波狼起伏,曲线柔和。
他们的名字叫“人类”
没有足够个体的生物群落是很难正常繁衍的,因此哈尔的工作量就不是2而是1000。机体完成后的工作是注入意识,这一步骤比制造身体本身可要难上无数倍。
这是一项繁琐而细致的工作,必须保证万无一失,因为哈尔没有安排递补队员,这500对男女将一个顶一个地在这颗星球上生活、繁衍和进化。不过哈尔有这个自信,此前的身体制做就不曾出过差错,现在的意识输入也决不会发生什么问题。
数据化的生化电子流从电脑中缓缓淌进人类的颅腔,看到如此大量的信息被如此迅速地注入到一个体积不足3000立方厘米的空间时,哈尔甚至担心会把这个被称作颅部的腔体给撑破了。尽管人类曾号称自己的脑器官只被开发利用了不到1%,但现在注入的,毕竟是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知识和经验啊——还包括后来被电脑文明以亿万倍于人类的速度更新过的知识体系——人类能够承受得了吗?虽说资料已被有选择地筛选和精简过,容量也被精心计算得万无一失,但哈尔仍然有此担心。
就算能够完整地输入进去,可这些人还能隶属于人类吗?
他们与他们祖先不同——肯定不同。当初他们的祖先来到这个世界完全是出于无意,是一种大自然随机淘汰中的偶然结果,人类只是出于生存需要才逐渐建立起了文明。可眼前这群人——假如可以把他们称作人的话——存在的意义已不再是生存,却有着另外一个极强的目的。而这个目的,从一开始灌输知识和经验时就被铭刻进他们的大脑,而且在整个灌输过程中还会被不断强化——他们的存在,他们今后所要做的一切,都将是AE35计划的一部分。
在他们睁开双眼之前,哈尔将离去。它不能留在这里指导他们工作,要知道任何生物——尤其是智慧生物——对于命令都有着天生的反感,接下来会导致思考和分析,继而是宗教和政治,然后——不可避免地——是反抗和战争!那样会浪费很多时间。一个为了某种明确目的发展起来的文明,是不应该走这些弯路的。还是让他们感到自己是为了生存而发展文明更好些,发展农业,发展天文,还会发展数学…在发展中等待他们成熟而理智的时代到来。
当然,离去的只是哈尔的精神,哈尔的灵魂,哈尔被称为能够思考的那一部分。它将有关信息保留了下来,等待着成年后的人类文明将它们发射回基地,告诉整个电脑文明:AE35计划在这里仍被有条不紊地执行着。这样,电脑文明就会重新关注这片星区,而不是徒劳地重复一个低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