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山山shuishui(10/10)

间。郭威被巨大的冲力甩到一边,甚至来不及因灼伤而痛叫一声。在他眼里,弥漫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巨大的山岩在顷刻间失去刚性,软化坍塌,几千年来第一次以流体的形式存在。它们还会再次凝结,但那需要漫长的时间,这段时间足够它们沿着第二黄河的河道一直奔向东海。第二黄河,你没有起到清理黄河的作用,却承担了输送高原岩流的使命。

郭威身体下的岩流缓缓蠕动,而且有些发烫。郭威试图爬出这片"试验田",但发现越是挣扎陷没的速度越快,他只得无奈地停止努力,眼看着自己被岩流包裹得越来越深。

滑动的山体顷刻间土崩瓦解,浩浩荡荡的岩流沿着自己设计的道路,借道第二黄河,出青藏,过陕晋,穿越华北平原,直奔齐鲁大地的新出海口。唯一的遗憾是这条道路有些绕远,在有些地方还会发生淤积,但是自己已经尽力,剩下的事情就由别人去做吧。

经过漫长的跋涉,这些岩浆终于望见了大海。时间刚好够让它们在欢欣鼓舞之后稍做歇息,接着便在东海的海岸线处沉积凝结。它们可以被称作岩流岩吧——一种混合着微生物尸身的新成岩体。

东部国土的面积被一点点扩大,而青藏高原,将最终变为低海拔的一马平川。

是的,高原气候会因此改变,生态环境会受到影响,许许多多原生态的东西都会面临大规模的修改。可为了更多的生命,更好的发展,这些牺牲是必要的。即便是你们的大西线调水工程,不也一样有着青海湖般的死结吗?从这点上来说我们是一致的啊,星河。

我们敬畏自然,我们爱护自然,只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而不是那种所谓"天人合一"之类腐朽发臭的东西。



郭威知道这些场景都是自己的想象,他不可能看到这些——就连他的灵魂都看不到。生物制剂的数量根本不够,他安排的那些沟渠也远未真正连成所谓的"第二黄河"。这一点他在计划各省的工程时就明白了,没有三年的满负荷运转,这些工程根本没有现实意义。但是,假如他不这样做,就永远也不会有人相信他——他要用自己的生命昭告天下:这是一个良好和正确的科学方法。

郭威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僵化,不,不是身体,而是包裹着躯干和四肢的岩流,它们似乎正在固化,正在生成岩流岩——可是不对啊,假如有效时间只有这么短的话,那么只能说明实验失败了…

随着肢体的凝固,郭威的思想也开始凝固…

不知什么时候雨已经停了,星河站在那里,他的身后是工程人员和极端分子,大家都远远地望着出事地点。全体警力都出动了,人体构成的警戒线不很努力地控制着人群的前沿。

"这人,简直有病。"小齐看着星河的脸色说。"实验了半天,也不是他要的结果嘛…"

"你他妈到底有完没完!"

小齐从没见过星河发这么大的火。

凝固没有最终完成,岩石的形状还在悄悄地变化,它们因融化而不停地变换着姿态,给人的感觉竟是雍容典雅,仪态万方。但在星河的位置看来,朝阳的剪影也不能使山峦的轮廓有丝毫改变。

尾声

天亮之后,极端分子灰溜溜地走了。也许他们要回去思考一下,自己什么时候也能有这种献身精神。

由于郭威事件,爆破被推迟了24小时,但很快一切就都回到了正轨上,所有工作按步就班地照常进行。

星河和小齐一行人紧张地在观测室里等着,各种仪器的小灯把屋里搞得五颜六色。虽说是第一刀,但他们本来并不紧张,可接连出了这些事,尤其是郭威的"悲壮",倒把大家的紧张给勾了出来。

爆破点处全靠纯机械操纵,真想不出郭威是怎么上去的。所有的人都撤到安全线以外了,有几个记者还贴着挂满小旗的绳索来回晃荡,马上被戴白手套的保安客气地请走了。

"其实本来是个挺好的研究项目,可他不该单干。"即便是星河的发火也阻止不了小齐的绕舌,但有了上次的教训,他毕竟小心多了。"现在早就不是牛顿时代了。"

这还用你跟我说?星河心想。一个世纪前就不是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