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无聊,第二声巨响就传了过来。
星河和导师一起匆匆前往西侧观察站,一路上还能听到砰砰啪啪地响了不停。远远望去,东边封存点早已烟尘弥漫。
“东边应该就这样了,西边估计也快了。”
“没危险吗?”星河担心导师的安全,同时也担心自己的安全。
“能有什么危险?”导师无所谓地反问“你不是都算清楚了嘛,200米之外就是安全距离。”
星河嗫嚅无语。这是他给当地朋友的口头警告,导师是不应该知道的。
“那是…理论数值。”星河小心地选择措辞“真正实施起来…还是保险一点好。”
“实际数值会比理论数值还要小。”导师不耐烦地挥手“只要在100米开外,肯定没事。”
导师话音未落,西边果然也动作起来。被强大压力注入的二氧化碳开始膨胀,仿佛被压在地下的怪兽一般,七涌八拱的,就是不肯消停。从星河这里,甚至看出了好几次夭折的政变,那些发了疯的气体在最后一刻被上面的岩土压了回去。但谁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它早晚还会破土而出。
第一个突破自然是从最薄弱的地方开始的。那附近有棵大树,根深叶茂,想必是疏松了土壤。只听一声巨响,比星河在梦里听到的那声响好几倍,随即便是喷涌而出的碳魔鬼。在它出现之前,星河似乎真的看到,土层下面有一个成型的球状物正在向外涌动;但等它破土而出之后,假象就不复存在了,变成一股冲天气流,如井喷一般直冲云霄。接着,第二个,第三个…一个个连锁喷涌出现了,形成一排壮观的喷泉集群。
星河与导师并肩看着这令人震惊的景象。说它壮观,其实程度有限,第一次冲击之后就失了后劲,扑扑扑扑的,有如常见的温泉,而非那种有活力的地热。
“地球在放屁。”导师轻蔑地讽刺。
星河觉得导师的比喻太贴切了。
但这一连串的臭屁危害极大,崩出一道深深的沟壑。临走之前星河又陪导师专门去看过一次,眼前已变作一条干涸的深槽河床。有个场景让星河印象极深:旁边的一棵树被拦腰切断,估计是被某片溅起来的石锋所切。星河看着树干上崭新的伤口,站在那里呆呆出神。
“看见了吧?这才多大能量!”导师摇头叹息“封存真要出了问题,危害可比这大多了。”
多亏了星河,才没发生人员伤亡的惨剧,但没有一个人出来感谢他的大恩大德。后来星河向导师解释,他实在是不忍心看到有人出事。
“不伤几个人,他们是不会罢手的。”导师颇不以为然。
“那也不能看着不管啊…”导师凝视着星河,然后点点头。“说的也是。”
总之,这次事故给星河留下了深刻印象。无论多久以后,每当噩梦连连,总叠映有这次事件的影子。
4
刘晓春在星河身后盯了半天,终于忍不住开口发问:
“这到底是个什么啊?”
在星河的电脑上,一条巨大的竖直管道,向着天空伸展并开口,下方则稍微有些弯曲,基本上可以形容为正切曲线。
“你们总是想着碳捕集和碳封存,就从来没想过也能碳排斥。”星河笑着告诉刘晓春“这是个把二氧化碳输送到外太空的装置。”
“科幻吗?”刘晓春审视着那幅简陋的示意图,笑的显然不是内容,而是形式。
星河弄懂了刘晓春的表情,自己回头看看,也觉得那管子的形象有些不雅。也就是刘晓春还算老实,换作别人早就乐不可支了。
这个问题星河已不是第一次思考了。上次事故之后,他就意识到封存是一个死结。他把目光投向别处,致力于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假如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那就简单多了。
在这个星球上,一劳永逸地解决垃圾的办法只有两种:一种是焚烧——二氧化碳不能再燃烧了;还有一种,就是抛洒到外太空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