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大家面前出现了一艘经过改装的青河交通艇。小艇的每一个侧面都加装了燃料箱,船头是密密麻麻一排排探测器。艇侧一个拱起的结构上伸出一面银色的盾帆。“就在点亮之前,李博士和温驾着这艘小艇进人开关星的近地轨道。”另一个视窗显示出下降轨迹,在距开关星表面五百公里左右进人轨道“盾帆调整得很合适,在它的保护下,他们在那个高度安全飞行了一天多时间。”
驾驶交通艇的其实是乔新手下的聚能飞行员。劳朝乔新点点头“干得很好,飞航主任。”
乔新乐开了花“谢谢您。那次可真惊险,可算有了往后能对有关这一时间段,后文将详细解释。我的孩子们吹一吹的事了。”
雷诺特没理睬他的话,弹开几个视窗,显示出以不同光谱在低轨道拍摄的图像。“从一开始,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就遇上了困难。”
大家听到了录下的两个聚能者的对话。李是易莫金人,说话的是另一个声音,带青河口音,肯定是温。“我们早就知道开关星的质量和密度与普通G级恒星没什么差别,现在又制作出了高解析度图谱,确定了恒星内部的温度和密度…”李博士以聚能者特有的急促语气插了进来“一一但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微型卫星…管他什么资源不足。至少需要两百颗,点亮期间持续监测。”
雷诺特暂停录音。“我们给他们抽调了一百颗微型卫星。”又弹出几个视窗,已经是点亮之后了,李和温也问到了哈默菲斯特,仍旧争个不停。雷诺特汇报工作时总是这样,密集的图像、表格、录音。
温又开口了,声音疲惫不堪。“哪怕它处于‘关’的状态,内部密度仍旧是典型的G级星。开关星没有坍塌的迹象,但表面气流的深度却只有不到一万公里。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李:“点亮之后,恒星内核结构好像仍旧是老样子,跟关闭状态时完全一样。”
“这一点我们无法断定,没办法更接近它。”
“不,问题是它的各项数据都是非常典型的G级星呀,我们有模式分析…”
温的声音变了。这一次语速快得多,听起来沮丧不已,几乎到了痛苦万状的地步。“这么多数据,全摆在这儿,这个谜团却跟以前一样解不开。我一直在研究它的反应路线,到现在已经五年了,可还是跟黎明时代的天文学家一样摸不着头脑。恒星内核深处肯定有什么东西,不然的话,开关星早就坍塌了。”
另一个聚能者的语气十分焦躁“有一点很明显,即使处于关闭状态,开关星仍在释放射线、能量或是别的东西,但这种东西经过了某种转换,发生了某种交互作用,于是强度降低,变弱了。”
“问题是,那种东西是什么?是什么?如果真的有那种东西,星球表面诸层为什么不坍塌?”
“因为这种交互作用发生在恒星可见光层的最底层,那一层确实坍塌了!射缩。我用你自己的软件模块演示给你看!”
“用不着,全是瞎扯,跟几年前没什么区别。”
“可我有数据!”
“又怎么样?在恒定嫡状态下可逆热力过程是封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