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白奇伟仍然维持着沉思的姿势,开口说话。
水很冷,河底的鹅卵石也很滑,要涉水过河,并不是想像中那么容易,但是白奇伟还是一步一步,向对岸走去,来到河中心时.河水到他的腰际。
这时,他什么也不想,根本不去考虑如果河水一下子又变得湍急,他会有什么结果,他想到的只是一点:要把那些惨叫声的来源,探究出来。
那种惨叫声,曾经如此折磨过他,他非要找出它的来源不可。
他大约花了半小时,才拖着湿淋淋的身子——在水最深的时候,他几乎滑跌了两次,全身也就因此透湿了——走上了对面的河岸。
白奇伟在那个大缺口的边缘上岸,向下看去,就看到,那里的确是一片直上直下的断崖,而在那个大缺口之下的断崖上,有着一个相当大的山洞。
断崖不过十公尺上下高,那呈不规则圆形的洞口,直径至少有八公尺。
惨叫声,当然是从这个山洞之中传出来的,有了这一个发现,白奇伟十分兴奋。当他昨天,面对着这幅断崖时,他看不到这个山洞,因为自缺口处奔泻而下的瀑布,把这个山洞整个遮住了。
白奇伟立即想到这样的环境,倒很有点像“西游记”中的水帘洞——一道大瀑布,遮住了瀑布后断崖的山洞。
他的略审视了一下地形,开始向下落去。当瀑布存在,断崖下也是一条汹涌的河流,但这时瀑布已然消失,下面也成了一个浅滩,他轻而易举,就来到了那个大洞的洞口前。
这时,他心中也不免感到了恐惧。那么可怕的惨叫,如果这时,突然从洞中传出来,那他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应付得了。
虽然,这时四周围都十分静,山洞之中,更不像是有任何声音发出来。但是昨晚,在第一下惨叫声入耳之前,何尝不是极度的寂静?
想起昨晚的经历,白奇伟心有余悸,他不敢贸然进去,如果向位于这种荒僻地区的一个山洞,问“有人吗”那也近乎滑稽。所以,他拾起了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向山洞,用力抛了出去。
他的心情,紧张到了极点,屏住了气息,集中精神,准备应付最可怕的变化。
石头抛迸了山洞,他听到了石头落地的声音,那一下声响,在山洞中激起了回音,传了出来,声音十分响亮,令得他有点吃惊。但是声音很快就静下来,再也没有异声传出。白奇伟由于事情实在太诡异,所以行事也特别小心,连向洞内,抛掷了三块石头,又等了半晌,仍然没有异状,他才面对着洞口,吸了一口气,着亮了随身所带的强力电筒,向山洞内走去。他一生之中,曾有过不少冒险的经历,但和这时,他向山洞内走去,步步惊心的情形相比较,自然全是不足道的游戏。在强力的手电简光芒的照耀下,明白了何以石块抛进山洞,传出来的回音异常响亮的原因,原来那山洞的形状,十分奇特,自入口处起,向深处伸展,上下左右,都在向内收缩。整个山洞的形状,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圆锥形,而这种形状,最有利于声波远传,所有的传声筒,和早期的发音喇叭,以及乐器中的喇叭全是根据这种形状设计的。
那也就是说,如果在这个山洞的最深处,有声音发出,就可以通过这个天然的传声形状,传出极远去。
他昨晚在对岸,听到的那种惨叫声,是不是由这个山洞的极深处传来的呢?
一想到这一点,白奇伟又遍体生寒。因为这时,他已经走进了山洞,在山洞深处,如果突然有这种惨叫声传出来,加上山洞四壁的回音,情形一定比昨晚还要恐怖几十倍。
好几次,他几乎想在没有什么变故发生,可以全身而退时,急急转身离开,可是他毕竟十分勇敢,尽管心头的恐惧,在一分一分地积累,可是他还是一步一步,向前走着。
那山洞的四壁,相当平滑,并不如一般山洞那样,怪石嶙峋。这种平滑,甚至给人以这个山洞,是人工开凿出来的感觉。
白奇伟在事后,对于自己能在这样的情形下,仍然坚定地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尽管起了好多次退缩的念头,但绝未付清行动,感到相当程度的骄傲。
他数着步数走进去,一直在向内缩小,所以到了山洞的尽头时,已几乎可以碰到顶上的山壁了。尽头处,是一幅看来十分平整的石壁,除非能穿壁而过,不然,再无去路。而一路行来,也没有什么别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