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读者应该大家都知蜀汉有五虎将军吧!指的乃是关羽、张飞、赵云、
超、以及黄忠等五人,实际上,在历史上是没有“五虎将军”这个称呼的,不过,在正史的《蜀志》中,倒是有着“关张
黄赵传”的文章,传关羽、张飞、
超、黄忠、赵云之顺序而共同写成一篇传记。大概也就是因为这样,才会在虚构的世界中,有了五虎将军这样的称号吧!
是故,贝冢茂树博士——他乃是汤川秀树博士的兄长——在岩波新书《中国之历史》一书中提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曹
在赤
之战中获胜的话,那么天下就会统一,而此后的百年左右应该就会是个和平的时代。然而,相反地,由于孔明及周瑜
了不必要多余的事,所以
世才会一直持续。只法这,如果他的假设成真的话,《三国演义》就无法成立,而数千万的读者也会因此而失落了。
只不过,失败就是失败,不怎么说,大家都相信曹
在此外是失败了。也就是说,这乃是政治上的效果,只要大家都相信了,曹
就是失败了。确实在实际的战斗上是对曹
不利,而且还发生了疫病由于和北方的风土完全不同,因此得病的人不少。不论怎么想,由于都不可能再持续战线,因此曹
决定退兵,造成了他的失败。
不过,最重要的一,还是赤
之战本
有相当象征
的意义,其重
在于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战役,几乎都是北方
攻,南方防守的南北大战。在这样的战争中,如果南方获胜的话,天下统一就不会成功,而会造成此后持续的分裂状态。赤
之战也是其中相当
有象征意义的一个例
。
在赤之战后,周瑜意图
攻蜀国。他的战略是:如果能够将长江
域统一的话,天下就会南北二分,而足以对抗曹
。假设他成功的话,那真可说是让南北朝时代提早来临一般,只可惜在正式作战前,他就暴毙了。
两年后,当刘备正式即帝位之时,超为骠骑将军、张飞为车骑将军、两人均已为元帅级的待遇,不过这时的赵云却完全没有晋升。只不过,要说实力和功绩的话,赵云和其他四人也没有太大的差异。因此在正史的《三国志》著成时,其作者陈寿就将赵云与其他四人并列而成一篇传记了。而在成为虚构的《三国演义》时,本来应该在五人最后的赵云就依在关羽与张飞之后,而在
超与黄忠之前了。赵云这个人在生前以其实力来说,虽可说是不过不失,但在死后,其评价倒是不断上升。
关于这段故事,我以前也曾经写过一篇较短的文章,曹主要的
下可说是没有一个人战死,将之与刘备败于陆逊之际所战死的将军名单拿来一比,立刻就可以看
其中的差异。接下来,曹
在赤
之战以后还修筑的名为铜雀台的大型
殿,虽然
行了这样大型的土木工程,然而在曹
的统治下,并没有提
税金的记录。因此无论是在个人的资源上,或是在财政上,都可以看
赤
之战其实并没有造成那么大的失败。况且他在之后还是持续地
行军事行动,增加自己的领土。
关于第三十三位的周瑜,之前也曾提过,这个人乃是在赤之战中打败曹
的人。赤
之战如同大家所知,造成了曹
致命
的大败北,不过,我认为实际上倒是没有到这
程度。
外还有一个我觉得比较可惜的人,在此稍征提一提,那就是赵云。这个人在日本也算十分受到迎。
依据史实,关羽、张飞、超、黄忠这四人在生前已是被认定为同格的人
。当刘备当上汉中王的时候,也就是在西历二一九年之时,他任命关羽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
超为左将军、而张飞为右将军。这前后左右当然是同级的陆军大将军,而在此时,赵云则还在二级之下,赵云这个人,大致是担任刘备之亲卫队长这样的功能,而及不上其他四人乃是率领数万军力作战的地位。
只不过,如果是刘备将周瑜暗杀掉的话,那么周瑜的君主孙权自然是绝对不可能坐视的。以这大义的名份,他大可对刘备发起全面攻击。然而他却并没有这么
,因此想来也只有病死一途了。不过,如果以小说的方式来
其他想像的话,那倒是还有许多其他的可能
。
接下来的是第三十四位的司懿。司
懿,字仲达,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虽然是和孔明相对的可怜角
,但是以将军的情况来说,他应该是比孔明更
竿才是,至少他让孔明连一步都无法踏
魏国境内。在孔明死了之后,则是阻止了公孙渊——这是支
魏国的东北
,也就是现在中国的东北地方以至于朝鲜半岛北
一带的大势力。形式上虽为臣服于魏,但实际上
本就是半独立状态。在此司
懿实行了急袭,一击便将之灭亡
他暴毙的状况,其实也蛮奇特的。首先是任何人都会怀疑的,是不是刘备的阵营派刺客来将周瑜暗杀死了呢?因为如果周瑜“天下南北二分之计”实现的话,那么刘备这一方就一定只有被消灭了。是以周瑜的暴毙,最有利的就是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