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身份拥有极高的名气。就如同其代表作“归去来辞”一般,以气品高沽、洞察社会的文学作品而出名。
——《晋书》卷九十四《陶潜传》、《南史》卷七十五《陶潜传》檀道济:?~纪元后四三六年。高平金乡(今山东省金乡县)出身。出仕于南朝宋。在三国西晋以后的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属于看着东晋衰亡时期的人。当时北魏登场于华北一带,而江南则因刘裕篡东晋即帝位而建国宋。跟随着刘裕的檀道济,在宋建国以前即立下不少武勋,当刘裕北伐时也大为活跃,因此在建国时就被封为永县公。以后则累进至于司空,在此之间还有几度的力战。其武力在当时可与关羽、张飞相提并论,只不过,由于身拥经百战磨练的多数心腹,加上子孙也才气焕发之故,招致到文帝的猜疑,最后为其所杀。
——《宋书》卷四十三《檀道济传》、《南史》卷十五《檀道济传》萧衍:纪元后四六四~五四九年。南朝梁武帝(高祖)。纪元后五○二~五四九年间在位。兰陵(今山东省)出身。先祖为南齐一族,本身也被任命为雍州刺史,以知贤的身份置于齐中央。因南齐东昏候之暗愚,以及听闻兄长遭杀害的消息后自立,即位成为梁的第一位皇帝。由于希望能有名君之名而实行宽容政治,不过,也因其姿势之低而导致了诸候横暴,晚年因信任北方而来的侯泉而招致混乱,最后被幽闭而死。
——《梁书》卷一~三《武帝纪》、《南史》卷六、七《梁纪》韦睿:纪元后四四二~五二○年。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出身。听说为汉之丞相韦贤的子孙,也是南朝贵族名门。自纪元后四六五年被登用为雍州主簿以来,出仕于宋、齐、梁等南朝三代,在粱代虽与不断进逼而来的北魏相战,惟因其大破中山王元英之大军于邵阳洲(今安徽省凤县)而出名。因此功而受命为永昌侯。
——《梁书》卷十二《韦睿传》、《南史》卷五十八《韦睿传》杨大眼:?~纪元后五一八年。武都(今甘肃省镇原县)出身。自祖父以来即出仕北魏。北魏并不是汉族王朝,而是自北方南下之鲜卑族所建立的王朝,甚至内部也组合了不少的异民族。因此,说是鲜卑的北魏,倒不如应该想为是由鲜卑族为主流所指导的王朝。杨大眼仕孝文帝、宣武帝,以平东将军、荆州刺史的身份在淮南与梁作战,由于一破再破其军,因此让梁之兵卒民众甚为恐慌,只要说到“杨大眼来了”甚至连哭泣的小孩都会止住。他亲爱部下,与精于骑射、被称为潘将军的妻子潘氏一同在战场上疾驱,也十分有名。
——《魏书》卷七十三《杨大眼传》、《北史》卷三十七《杨大眼传》斛律光:纪元后五一二~五七二年。与杨大眼同为服属于北魏之异民族出身,高车丁零族人。高车是个就如字面一般使用大的车轮而得名的地方,父亲乃为现在山西省大同附近的部族之长,由于帮助高欢建立北齐,因而出仕。再因击退北周接连而来之攻击有功而当上左丞相。女儿还成为后主的皇后,势力逐渐增大。感到不安的后主虽然后来将其杀死,但这却也成了北齐灭亡的关键。
——《北齐书》卷十七《斛律光传》、《北史》卷五十四《斛律光传》兰陵王:姓名为高长恭。?~纪元后五七三年。北齐皇族、文襄帝第四子。除拥有美丽的容貌外,也相当勇猛。在武成帝、后主之下也曾参加战斗而立功。特别是在北周攻击洛阳之时,于邙山激战中率领五百骑的部下二度突人敌阵,在到达洛阳城时,也因为己方不知晓之故,就脱下头盔显示出其面目而入城。北齐兵士还曾为了夸赞其勇猛而做了“兰陵王入阵乐”的歌曲,这背曲子后来被编人唐代的傲乐中,更被传人日本,而以雅乐之姿伴上舞蹈。只不过在《通典》中,将其美丽的面容隐藏而上战场作战的说法应非事实。其勇猛后来受到后主所疑,遂赐毒命其自杀而亡。